第九百九十七章 配合(3 / 5)

加入书签

中给文彦博点了个赞。

    然后,他又看了看张方平,心道:“看看人家,怎么就不学一点?!”

    “难怪一辈子都被文彦博碾压!”

    若论才干、政绩,文彦博可能拍马也赶不上张方平。

    可论懂政治、讲政治。

    赵煦感觉,十个张方平也不够文彦博打的。

    就像此刻,赵煦嘴皮子上下一碰,稍微提点一下。

    文彦博立刻就懂了。

    马上就现场炮制出了‘仁庙曾与范文正公游玉津园,并言及养象所乃祖宗之制’的事情来。

    他甚至贴心到,能施展出‘老臣昏聩,记不得当年之事了’,但他家中有笔记,记下了当年的事情。

    于是,一个完整的,可供赵煦使用的故事,就这么出炉了。

    而且这个故事非常完整,只要他拿出来,且不要太过分,朝野上下都会认。

    同时,这个故事因为有仁庙和范文正公出现,又有他这个四朝元老背书。

    只要使用出来,就足以推动一些事情落地。

    而张方平呢?

    明明他的优势比文彦博大的多——他可是号称行走的大宋档案馆。

    脑子里装满了崇文院里的文牍。

    若是他出头,这个故事的可信性就比文彦博的笔记要大多了。

    奈何,赵煦都把饭喂到他嘴边了,他还接不住。

    只能说,当官玩政治,确实是要天赋的。

    将心中的这些念头放到一边,赵煦假作回忆,踱了两步后,忽然道:“太师这么一说,朕似乎也想起了一些事情……”

    “朕记得皇考当年,也曾和朕说过……”

    “好像是与朝贡有关!”

    想了想,赵煦就一拍大腿,似乎回忆起了什么:“朕想起来了!”

    “皇考当年提及养象所的时候,曾教朕——”

    “昔太祖定鼎,观天下四方,乃语太宗曰:吾尝闻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趋利而远礼,欲收四夷,定天下,必宣之以威,诱之以利,然后夷狄方来!”

    “于是,乃设观象所,以诱交趾、真腊、占城、三佛齐等国来朝!”

    封建社会的王朝内部,是有一些硬指标需要考核的。

    而自汉以来,万邦来朝,就是中国王朝的kpi。

    王维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哪怕现代人读之,也是与有荣焉!

    至于大宋的君臣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