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宋用臣回京(2 / 5)

加入书签

;就连汴京新报也加入战斗,在这其中添油加醋的报道——当然,汴京新报在报道的时候,提前叠了甲,都是用‘据说’、‘传说’、‘听说’这样的字眼报道,且报道都放在【市井故事】这个过去一直用来传谣的板块。

    如此炒作之下,汴京学府的房子,三两天就涨出五千贯一套,合情合理。

    这轮炒作结束,每套房子涨个两三万贯,都算稀松平常。

    谁叫这汴京学府的业主的孩子,是真的能读开封府建的蒙学、小学呢?

    而汴京学府的蒙学、小学,如今都已开学。

    而这两所学校,所聘的老师,不是开封府有名的私塾先生就是有着特奏名功名的老进士!

    小学校长,更是由开封府派遣的京官出任。

    这直接击中了天下奢遮人家的痛点。

    自然,贵是应该的。

    而赵煦也趁机赚了不少钱——大宋有不动产的交易税,唤作牙契税。

    虽然税率不高,也就总价的百分之四。

    可,炒房火热起来后,一套房子只要过手个几次,赵煦差不多就相当于又卖了一套了。

    “难怪现代房产市场火热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笑哈哈……”赵煦在看完探事司的报告后,也忍不住嘴里碎碎念的感慨着:“这东西是真赚钱啊!”

    “特别是和教育、前途、就业、官位、阶层等属性绑定后……”

    即使在现代,具备这样属性的地产,也不是平民百姓能觊觎的!

    何况是如今呢?

    所以,赵煦心安理得,没有任何负担。

    他甚至开始琢磨起来:“要不要再开个新项目?”

    想了想,他否定了这个念头。

    “再等等吧!”

    “起码也得过了今年再说!”

    倒不是他良心发现了。

    实在是,要是现在就下场收割的话,很容易刺破泡沫,导致汴京学府的房价崩盘式下跌。

    一旦如此,搞不好汴京学府的房价就可能变大a了。

    但今年后,等天下人都习惯并且认可了赵官家的房子,确实好,也确实值得投资,且大家都知道,投资赵官家的房子能赚钱后。

    到那个时候,赵煦再开新项目,就不会影响汴京学府的房价。

    这样的话,新项目一开盘,就可以和汴京学府的房子比价。

    想到这里,赵煦就开始给自己找补了:“朕也不是贪财!”

    “朕是为了大宋朝的金融安全啊!”

    “从元祐元年开始,每年三百万贯的交子流入市场,固然可以润滑金融,替大宋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