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钱勰:官家心里有我(3 / 7)

加入书签

到的好处。

    便是有心要造反的,也没了底气。

    只能乖乖回去,备考下一次科举。

    故,有宋一代,农民起义的规模都很小,通常都会被迅速镇压。

    因为他们得不到支持。

    只有兵士暴动,或者是宗教鼓动的造反,才能形成声势。

    但这些起义,都是无根之萍,无源之水,注定只能喧嚣一时。

    赵官家的统治,可谓是万无一失!

    事实上,若非是后来的金兵打了进来。

    信不信哪怕赵佶那个混账,都能继续吹嘘他的丰亨豫大。

    想到这里,赵煦的目光就坚定起来。

    他看着自己面前的钱勰,认真的说道:“钱府尹,明白了没有?”

    钱勰低着头,拜道:“臣谨遵德音教诲!”

    赵煦嗯了一声:“过两日天晴后,朕会让沈括还有苏相公,也都参与到今年金明池争标的准备中!”

    赵煦很清楚,庆典活动,其实也是一项需要技术的活动。

    只有科学的调配和组织,才能让大型庆典活动,不至于发生灾难性的事故。

    比如说踩踏。

    钱勰却是抬起头来,看向赵煦。

    得益于过去三年的科学锻炼以及充足的营养摄入和休息,赵煦的身体发育情况,远超他上上辈子。

    如今身高已接近五尺,快赶上钱勰的个头了。

    钱勰小声的问道:“官家今年欲大庆?”

    “恩!”

    “朕欲在此,聚二十万之军民在此,与朕同庆元祐新政之佳绩!”

    现代的钓鱼佬,钓到一条大鱼,还知道带着它绕小区一圈,逢人就说:七斤三两,刚钓的。

    何况赵煦还是个皇帝?

    对皇帝来说,宣传自己的政绩,永远是头等大事。

    毕竟,不宣传,天下人怎知,他的丰功伟绩和文治武功?

    钱勰却是惊呆了。

    “二十万军民共庆元祐新政!?”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旧年,金明池争标,最多不过吸纳十余万观众。

    多数时候,不过十万上下而已。

    不是没有这么多人——事实上,每逢金明池争标,金明池外围观的百姓,常常倍于金明池中的观众。

    实在是条件所限,技术所限。

    旁的不说,这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