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抄老刘家作业(2 / 4)

加入书签

bsp;  “回禀大家,臣已奉圣旨,从广亲宅、睦亲宅中,选了些机灵、忠心、可靠之宗室子弟……”

    “并已让彼等,在宗室中接近那些平日里,有术算、刑律之学的宗室……”

    说道这里,石得一小心翼翼的抬起头,观察着赵煦的神色,在见到赵煦露出喜色后,才道:“想来,要不了多久宗室向算学、律学之风,该当兴盛!”

    赵煦颔首:“善!”

    “宗室,我之骨肉手足也!”

    “宗室人才辈出,亦是社稷之幸!”

    “不过呢,宗室也不能只出术算、刑律之材!”

    “也该有通机械、营造之材!”

    “都知往后可以在这方面,多多用心!”

    一副大义凛然,完全是为了宗室叔伯兄弟谋福利的姿态。

    就是绝口不提,濮王邸和亲贤宅中的宗室。

    那些明显和他血缘更亲近的堂兄弟、堂叔伯们。

    谁叫,这濮王邸和亲贤宅里的宗室,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呢?

    石得一对此,心知肚明,他躬身阿谀道:“宗亲们若知大家之心,定会感恩戴德,叩谢天恩!”

    赵煦呵呵的笑了笑,脑海中却是闪过了,他在现代看过的那些史料。

    靖康之耻,大宋宗室,无论男女老幼,皆被金兵一网打尽,尽数掳去五国城,与赵佶父子同受凌辱。

    只有少数人,能侥幸躲过,南逃到临安。

    而南渡后,逃过一劫,在临安重新繁衍起来的宗室,又在南宋灭亡前,被泉州的蒲家出卖。

    于是,赵家子孙,竟是百无遗一。

    虽说,赵家的宗室和赵官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按道理讲,赵宋王朝灭亡,他们跟着被杀全家,合情合理。

    毕竟,他们也都是赵宋王朝的受益人。

    可……

    赵煦还是不忍心。

    同时,他也有着,给子孙后代,留一条退路或者说死灰复燃的路的想法。

    所以就开始抄老刘家的作业了。

    自汉武采纳主父偃的进言,实行推恩令后,老刘家就通过推恩令,化整为零,融入了汉家天下的市井闾里之中。

    于是,王莽篡汉,只能将长安的刘家人控制住,却管不了那些通过推恩令,早已经融入天下的汉家宗亲。

    刘秀得以起于田野,中兴大汉。

    到东汉末年,汉家宗亲更是全面开花,最终出现了昭烈帝刘备这样的英雄。

    错非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