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兴龙节(2)(2 / 5)

加入书签

有争标,开场必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

    竞标开始,也是先从吹吹打打起手,竞标过程中更是要玩诸如‘旋罗’、‘海眼’、‘交头’一类的花活。

    若再给他们配辆摩托车,毫不夸张的说,现代三哥也得甘拜下风。

    这哪里还有什么军队的样子?

    戏班子,剧团估计都比赵佶时代的在京禁军强。

    至少,这些人有职业道德。

    所以,也就难怪靖康时,赵佶父子会有那样的下场。

    就是连累了无辜百姓和军民。

    实在是可恨!

    想到这里,赵煦就忍不住提高了些声音的分贝:“母后,儿臣以为,所谓蹴鞠,乃是玩物丧志之事,民间以此为乐,倒也无碍!”

    “但宫廷、官府还有军中,不该有此玩物丧志之事!”

    “此礼所谓:故教之化也微,其止邪于未形也!”

    很政治正确的表态。

    亦是当代士大夫们所倡导的——朝廷、国家和士人,必须以身作则,给天下百姓做榜样。

    只有这样,百姓才会相信并且跟从士大夫们的指引,走上圣人的大道。

    故此,宋儒之经义注疏与论著,都是针对士大夫、朝廷、大臣的。

    那些在现代人眼中,看似很苛刻的礼教要求。

    所针对的也是士大夫、官员。

    比如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从来针对的,都是士大夫、官员。

    和平民百姓,没有一毛钱关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赵煦的话,自然是站在了道德高地上。

    所以,话音刚落,坐在丹陛左侧,与御座最近的赵煦头号捧哏,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潞国公文彦博就第一个起身,拜贺道:“官家德音,如甘霖下降,亦如雨露之润!”

    “老臣惶恐,乞朝廷降旨,明发德音,将官家圣意,布告天下,使天下州郡官府、有司、诸军尊而行之!”

    旋即,坐在文彦博对面的康国公韩绛,也立刻反应过来,起身拜道:“臣闻董仲舒曰: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诚哉斯言!”

    “臣愚以为,陛下德音发省,已具先王之道!”

    “故臣附议!”

    于是,冯京、张方平还有刚刚回京的蔡确等人,纷纷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