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舆论(1)(5 / 6)

加入书签

天的汴京新报文章内容。

    他若不赶快想办法,那么,明天天亮之前,那胡飞盘的诽谤、中伤之语,就会占据整个汴京的舆论中心。

    到那个时候……

    一切都将不可救药!

    他将被千夫所指,沦为国贼。

    所以,他必须立刻想办法自救。

    谁能救他呢?

    只能是影响力和汴京新报不相上下的汴京义报!

    想到这里,刘安世立刻回家,然后骑上自己的马,向着范祖禹所住的地方而去。

    他需要范祖禹为他引荐一位汴京义报的头面人物。

    在刘安世的认知中,汴京义报乃是恩相司马温公之子司马康所创办。

    如今,虽然司马康回乡守孝了。

    但,其在汴京新报的影响力,应该还在。

    而范祖禹,乃是恩相的衣钵弟子。

    他必然知晓、认识汴京义报如今管事的人物。

    甚至,说不定,汴京义报就是这位恩相的衣钵传人在打理!

    ……

    文府。

    文彦博闭着眼睛,听着文及甫念着的汴京新报内容。

    等文及甫念完,老太师就笑了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啊,一个一个的,都太急了!”

    “一点沉稳都没有!”

    “却是不知,这官场上走得太快,很容易失足坠崖啊!”

    “看吧!”

    “这次御史台上下,怕没几个人可以过关!”

    文及甫听着,不怎么敢信,他看向老父亲问道:“大人,不止于此吧?”

    文彦博笑了:“自傅钦之(傅尧俞)拜执政之后,中司便一直阙员,汝道为何?”

    “仲兄(文贻庆,古人以伯仲叔季为兄弟之序)曾与儿说过,乃是太皇太后故意阙员,欲选一位亲近自身的中司拜授……”文及甫看着老父亲,问道:“难道仲兄的消息是错的?”

    文贻庆在通见司挂着一个閤门通事舍人的名头,其虽只是名誉性的挂名,并不参与通见司的实际工作,但每日都要去宫中点卯,应付一下,故此他总是能接触到一些敏感的事情。

    “嘿!”文彦博笑了:“那为何太皇太后,未能任命一位中司?”

    “及至太皇太后退居庆寿宫后,这数月来,中司也一直阙员呢?”

    文及甫愣住了。

    是啊,太皇太后听政的时候,有大把时间,拜一位中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