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文彦博成了工商业鼓吹者(5 / 7)

加入书签

bsp;   因为,文家已经是【良善百姓】的一员了。

    赵煦看完文彦博的文章,继续看汴京义报上刊载的其他内容。

    汴京义报的其他版面,也刊载了不少士人文章。

    也都是在议论、评论,府界之事。

    总体上来说,舆论都是倾向于【良善百姓】一方的。

    就连刊登的诗词,也都是如此。

    赵煦看完,放下手里的报纸,赞道:“善!”

    “汴京义报的立场,还是站得稳呐!“

    “童贯在政治上是可靠的!”

    一旁的冯景听着,赶紧低下头去。

    赵煦看了看他,笑了起来:“冯景啊,你要和童贯认真学!”

    “不要因为你的级别比童贯高,就在人家面前摆谱……”

    “诺!”冯景赶紧应命:“大家教诲,臣铭记于心!”

    “嗯!”赵煦点点头。

    接着他就看起了汴京新报。

    和汴京义报不同,汴京新报,在曾布开始接手相关案件后,就慢慢的开始对案情降温了。

    不再追着报道相关案情,也不再上跳下蹿的挑动舆论。

    而是按照赵煦的指示,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汴京城。

    开始报道起各种八卦趣事,甚至专门开了一个类似‘走近科学’这样的新版面,报道在汴京城里过去发生过、出现过的各种传说故事。

    这次送来的汴京新报,也是一般。

    赵煦将之看完,对童贯更加满意了。

    “等到明年,给童贯一个机会吧!”赵煦想着。

    一直将之留在汴京,是委屈了他。

    他的才干,应该得到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

    就是……

    该命其南下,去和蔡京搭班子,一起将来自大宋的爱,传递给东南亚人民?

    还是让他北上,去和吕惠卿搭班子,将汉家阿舅的宽仁,送到吐蕃、党项乃至于西域各国人民手上呢?

    这得好好考虑一下。

    当然,最好亲自问问童贯的意见。

    将两份小报看完,赵煦就对冯景道:“去告诉童贯,便依此刊行!”

    “诺!”冯景领命而去。

    赵煦则起身,慢悠悠的踱着步子,回到福宁殿,正打算着临摹一会字帖。

    通见司那边就送来表章——欧阳发、欧阳辩兄弟上表称,奉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