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跳脚的孔家(3 / 4)

加入书签

年,才讲了四卷。

    而作为【道德之所在,圣贤之所为】的论语、尚书,居然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根本没有人讲!

    如今,当年主持国子监的沈季长要被起复回朝。

    孔文仲能不跳脚?

    赵煦换位思考,感觉他若是孔文仲,必定暴跳如雷。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赵煦哼哼两声。

    “这倒是提醒朕了!”

    “也就是沈季长老了,不然,还可以大用!”

    这是一条合格的鲶鱼。

    只要放进池塘里,一定可以刺激其他人卷起来。

    不过不要紧,沈季长虽然老了。

    但他儿子,也就是王安石的外甥沈铢现在正值当打之年。

    刚好,赵煦对沈铢很熟——上上辈子,绍圣时,沈铢就是赵煦身边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很多政策,赵煦都会咨询他,对其相当信任。

    “现在的沈铢在那里来着?”

    赵煦想了想,然后就知道:“哦,在家当宅男!”

    元丰二年,乌台学案爆发。

    包括时任参知政事元绛在内的一大批王安石亲信、党羽,被罢免、贬黜、免官乃至于编管。

    沈季长父子,就是其中最惨的。

    两人都被一撸到底,沈季长在元丰六年的时候,得到了起复的机会。

    但沈铢就惨了,迄今都在家。

    “也不对!”赵煦忽然想起了另一个事情:“他大概率在江宁,跟着王安石……”

    今年王安石在江宁开办江宁书院,作为外甥和死忠,沈铢肯定会跑去帮忙的。

    这样想着,赵煦就提起笔来:“正好,朕刚刚拿到了亲除开封府府界官员差遣的权力!”

    于是,他拿来一张麻纸,在上面写下除授文字:前行国子监直讲、审官院主薄臣铢,可起复为宣德郎,知陈留县。

    然后,他唤来一个内臣,命其将这道敕书,送去学士院,让中书舍人彭汝砺草制敕书。

    因为是天子亲除开封府府界官员,所以,敕书无须通过门下省给事中的复核,草制完成就能直接生效。

    做完这个事情,赵煦靠在椅子上,说道:“沈季长的话……”

    “多少要顾虑一些孔家……”

    赵煦虽然在现代,已经看过了未来孔家的无数精彩表演。

    种种行径,叫人作呕。

    世修降表也就算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