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蔡京:我想当个好官!(5 / 6)

加入书签

算有钱,他们也带不了多少。

    于是,这些提前入京备考的人,在入京后首先就要想,怎么养活自己的事情。

    为了能有个住的地方,为了一日三餐温饱。

    这些人将别无选择。

    为了在汴京城待下去,他们什么事情都肯做的。

    别说参加公考了。

    在过去,甚至有士子是在汴京城,靠着给人当随从、仆人生存下来的。

    而这些人,就是现在蔡京最好用的牌!

    “诺!”冯景领命而去。

    ……

    蔡京骑着马,在元随们簇拥下,回到开封府府衙。

    他的亲信心腹周邦彦,已带着人在府衙内,专属于权知开封府退衙后议事的令厅等着了。

    周邦彦是太学生,而且是太学生的首领,如今在太学为太学正。

    但从今年开始,他在太学中待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因为他攀上了蔡京的大腿!

    准确的说,他不是今年才抱上的蔡京大腿。

    早在元丰六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得到了蔡京的赏识——彼时,周邦彦写出了著名的《汴京赋》。

    先帝见之大喜,亲自召见于他,还命人在都堂朗诵其所写的《汴京赋》。

    在这个过程中,周邦彦认识了许多人,其中就包括了蔡京。

    等到元丰八年,先帝驾崩,新君即位后,因为蔡京进入了新君的核心小圈子,得到了重用。

    周邦彦便开始刻意的接近蔡京,蔡京也很喜欢他,经常的接见他,与他聊天。

    周邦彦大喜,于是他便经常性的往来开封府。

    从去年,天子亲临太学后,执掌太学的陆佃,开始提倡太学生应该多多参与政治,鼓励太学生中的上舍生,积极到有司官衙观政。

    周邦彦便在今年年初,趁机以观政的名义,来到了蔡京身边。

    “明府入宫面圣如何?”进了令厅,周邦彦将门窗关起来,然后拱手问道。

    蔡京坐下来,喝了口茶,便道:“主上圣哲,已是金口玉言,降下德音指挥,许我便宜行事!”

    回想着在宫中的种种,蔡京也是忍不住在内心感慨不已。

    少主虽然年纪小,但城府和心思,却不逊成年的君主,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成年君主更加莫测。

    好在,他素来言出必行。

    周邦彦听了,却是喜道:“恭贺明府!”

    “有少主德音为旨,明府便再无后患矣!”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