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人事(4 / 6)

加入书签

    每天都是忙到气喘吁吁,连最爱的参禅打坐的活动都没有时间参加了。

    此外,安焘和张璪先后被罢,但他们的位置,却没有被填上。

    特别是李清臣的枢密院,现在几乎所有任务都压在他一个人肩膀上。

    于是,这几个月来他连休沐日都很少休息,哪怕下了值,也依然在家中处理公文。

    几个月下来,头发都白了好多。

    “官家,两府执政的阙额,还是打算用廷推?”太皇太后忽然问道。

    赵煦答道:“孙臣打算这次便不用廷推了!”

    “直接从各地待制重臣中除授……”

    “太母可有人选?”赵煦故意问道。

    太皇太后顿时来了精神,对赵煦道:“官家可还记得,当初的翰林曾学士?”

    赵煦点头,道:“孙臣当然记得!”

    “去年,学士还从扬州送来了许多贡物呢!”

    扬州送来的菘菜,如今正在福宁殿花园中茁壮生长。

    “那官家觉得,曾学士是否可堪执政?”太皇太后问道。

    赵煦点头:“孙臣以为,曾学士进两府,必能称职!”

    是的,称职的背锅侠。

    “正好,张相公(张璪)辞任后,东府的执政中阙了一员,可先进曾学士为资政殿学士,然后召回京城,再予以拜授!”

    “好!好!好!”

    虽然曾布不能拜相,但能进两府,让太皇太后非常开心。

    赵煦就更开心了。

    因为,有些事情,赵煦本来还没找好背锅的人。

    曾布一回来,这不就是现成的嘛?

    此外,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在曾布脑门上贴个后党的标签。

    将来收拾他也有理由。

    “那西府的阙,官家打算用谁?”太皇太后问道。

    “孙臣打算,等环庆路的章学士回京,拜学士为同知枢密院事,以便学士主持沿边各路的武臣叙功……”

    太皇太后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煦说的是章楶。

    “会不会提拔的太快了?”她忍不住质疑起来。

    章楶在元丰八年的时候,还只是成都府路的转运副使,和吕大防搭班子。

    本官也只是从六品的朝奉大夫,与现在在登州的苏轼相当,贴职甚至还矮苏轼一头,只是直集贤院。

    然而短短两年,就以火箭般的速度,被飞速提拔。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