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起波澜(3 / 6)

加入书签

,就拿着一封官牒,找到了他:“恩相,这是吏部方才送来的急报……”

    吕公著点点头,接过官牒,看了一眼,不知为何,吕公著忽地有些宿命感袭上心头:“崔平叔,竟在此时抵京了!”

    刚好驸马案爆发,天下有数的酷吏头子就回到了汴京。

    时间卡的是刚刚好!

    巧合吗?

    吕公著不知道,但他知道的,崔台符的回京,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搅动起风雨来。

    所以,必须加快杜紘出任大理寺卿兼刑部侍郎的流程了。

    以免夜长梦多!

    这样想着,吕公著就让王棣给他磨墨,然后,他飞快的写了一张帖子,签押上自己的画押,对王棣道:“促仪啊,且送到内东门通见司处,让郭舍人照此排班吧!”

    作为首相,吕公著手中有着,安排大臣陛见的权力。

    除了天子特旨诏对的臣子外,其他所有非宰执大臣,不分级别,都需要他来安排在什么时候、什么时间、在第几班觐见。

    特别是现在,因为天子很少出现在早朝上。

    所以,回京述职的大臣,能不能见到天子,真的是全凭他的心思。

    他要想卡某人的觐见流程,随随便便就能卡上一年!

    王棣接过帖子,躬身一拜,就要去内东门。

    吕公著却叫住了他:“促仪啊,今天下值后,且不忙着走,与老夫一起回府,吃个便饭吧!”

    王棣楞了一下,但还是很礼貌的拜道:“诺!”

    吕公著看着这个年轻人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来。

    他最近忙的很,连带着王棣也跟着连轴转。

    但正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让他看出了王棣的本性。

    这个王安石的嗣孙,非常勤奋,基本没有一般衙内二代的那些坏毛病。

    可能是因为从小就是在王安石身边,言传身教长大的。

    所以他很爱读书,自到了这都堂,只要有空,就会去诸架构库里阅读都堂公文。几个月下来,他竟掌握了许多都堂条贯与规矩。

    这就实在让人欢喜!

    若说从前,吕公著想招婿,只是想和王安石斗气。

    但现在,他是真的想招这个年轻人为孙婿了。

    正好,他的大儿子吕希哲、小儿子吕希绩,都有着待嫁的女儿。

    现在,唯一让吕公著头疼的是——王安石那边会不会同意?

    毕竟,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都违逆不得。

    “过些时日,老夫找王明叟探探风声……”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