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章惇要守制了(5 / 6)

加入书签

  所有对杨汲的攻击和非议,在那引汴河淤田,再引樊河冲刷,洗去泥沙中的盐碱,将盐碱地变成了上田甚至水田的庞大工程面前,都显得那么单薄!

    对那些民间无知的愚民来说。

    他们才不管,杨汲贪没贪,杨汲养了多少个小妾,私生活多么多么堕落。

    他们只知道,过去,他们吃不饱肚子。

    但在候都水与杨水丞来了以后,他们能够吃饱了。

    这就够了!

    只能说,愚民,不识大义,鼠目寸光,也就这么点格局了!

    “恩相……”李常道:“潞州距离汴京,快马不过三日路程……”

    “如今,恐怕宫中敕书,将抵潞州……”

    “那崔平叔没几日,就可能奉诏回京了……”

    吕公著点点头:“敕书是丁亥日降下,最快,可在已丑日抵潞州……”

    “要改变圣意,也就这几日时间了……”

    等崔台符进了京,到了刑部就任,那就生米煮成熟饭了。

    一切都不可更改!

    “那……”李常问道:“恩相,打算如何作为?”

    吕公著吁出一口气:“且先看看吧!”

    “老夫,已经尽了身为宰相的义务。”

    “接下来,就该是元老,尤其是太师,为社稷尽忠了!”

    “然后,还有都堂那几位相公!”

    “若老夫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写迁崔台符于外诏书的人,就是邓温伯!”

    那时,学士院里就一个邓润甫。

    新的翰林学士曾布,刚刚结束守孝,还没有来得及上任。

    而吕公著记得,当时,写给崔台符的敕书文字,邓润甫用词可不好!

    现在,崔台符要回京。

    邓润甫还能坐得住?

    ……

    第二天,元祐二年四月庚寅(初九)。

    早上,赵煦正睡得香甜时。

    他听到了一阵低声的呼唤:“大家……大家……”

    赵煦睁开眼睛,看到了冯景的身影。

    而在帷幕外,还有着郭忠孝的身影。

    赵煦顿时知道,可能是出了急事。

    于是问道:“发生了何事?”

    帷幕外的郭忠孝,顿时跪下来奏道:“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