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茶颜悦色(2 / 5)

加入书签

bsp;和传说中一样,这静室的内侧墙壁,开有门户。

    据说,这是当今即位后,特意命人开凿的。

    传说,是某日少主读书,看到北齐高澄的下场,心有戚戚然,便命人开凿了这样一扇门户。

    而宫中御厨,皆得以特旨可在宫外经营吃食店,据说也是由此而来。

    所以,传说宫中的御厨们,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拜一拜高澄。

    在门口驻留了一刻钟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便从静室另一侧的门户中走了进来,来到了那帷幕内坐下来,于是,有人将帷幕升起,好方便君臣相见。

    吕公著看的仔细,官家方才是沐浴过了的,发鬓还有些湿意,身上的常服,也是特意换的新的,隐约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想必是熏过香的。

    这让吕公著有些感动!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这是士大夫们的朴素价值观。

    何况他家世受国恩!

    于是,吕公著微微躬身行礼:“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臣公著,恭问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赵煦坐下来,看向吕公著,吩咐着左右:“来人,快给相公赐座、赐茶!”

    吕公著连忙谢恩。

    冯景则已经搬来了一条椅子,放到了吕公著身后,又带人奉上煮好的茶汤。

    吕公著再拜谢恩后,坐了下来,然后端起奉来的茶汤,礼貌性的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茶盏。

    赵煦等吕公著放下茶盏,就问道:“相公今日特意递劄子求见,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吕公著连忙答道:“圣明无过陛下。”

    “可是天旱不雨,民间有所骚动?”赵煦明知故问着。

    听到官家提起旱情,吕公著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下去——没办法,当下的旱情,已经影响了包括京畿、京西在内的十几个州郡,受灾人口超过百万。

    崔台符、杨汲两人的任免问题,在旱灾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吕公著只好答道:“奏知陛下,今旱情危急,臣为左相,领率天下……”

    “此诚臣之德薄,故臣乞陛下降诏罢臣相位,以纾旱情,以谢天下!”

    说着,吕公著就起身,俯首而拜。

    赵煦赶紧让冯景上前,扶起吕公著,道:“天旱不雨,乃朕不修德行仁,以至上苍降罚,与相公何干?”

    虽然说,不管是吕公著也好,还是赵煦也罢,都不信董仲舒那一套。

    但,架不住民间相信的人多啊。

    特别是农村的农民!

    他们就信这一套!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