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马尔萨斯的阴影(3 / 5)

加入书签

方向,以大量招安地方盗匪和扩充厢军为主。

    明面上,他们自是打着"祖宗之制"的旗号。

    但实际上,赵煦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他不点破,只是看着吕公著,微笑着。

    吕公著心下凛然,躬身道:「回禀陛下……此事非做不可!」

    他说着,就低声道:「陛下或许不知……」

    「熙宁中,国家曾将厢军,从治平三年巅峰的将近五十万,裁减到二十二万……」

    「但元丰年间,先帝却又再次增募厢军,使厢军数量从二十二万复又增加到三十余万……」

    「先帝神圣,自有深意,臣惶恐……」

    赵煦摆摆手,第一次打断了他的话:「左相,皇考在日,曾与朕说过此事。」

    吕公著一听赵煦再次称他左相,同时提起"皇考"。

    立刻躬身,不敢再说了。

    「皇考言:国朝祖宗以来,有三冗之弊……」

    「而所谓三冗,虽为三事,实则乃一事也!」

    赵煦看着吕公著,道:「就是国家承平日久,百姓繁衍生息,至元丰,天下百姓几近万万之数!而这亿兆生民却被困于国朝二十四路十五府两百三十八州三十七军一千一百二十六县之中!」

    「平均每县户口,几近十万之众!」

    「如汴京,区区一隅,却有百五十万生民!」

    「自古以来,户口无复有我朝之盛者!」

    「因此,方有三冗之弊!」

    大宋的三冗,本质上来说,就是马尔萨斯陷阱导致的!

    中古的大宋,遇到了近现代的马尔萨斯陷阱。

    对于大宋而言,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死循环。

    无论新党、旧党,都被困在这个死循环里面。

    所有人的一切努力,一切挣扎,其实都在加速这个循环。

    比如说,当年范仲淹等人,发动庆历兴学运动,大兴州郡教育

    。

    然后,天下诸路的发解试卷到飞起。

    以至于,大宋不得不发明特奏名进士,来安抚

    那些屡试不中的读书人。

    不止读书人卷。

    便是考上了进士的人也在卷。

    大宋一个萝卜一个坑,但位置却相当有限。

    文臣京朝官从仁庙开始,就一直在两千八百人上下波动,选人则一直在一万上下来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