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韩绛致仕(4 / 5)

加入书签

bsp;  第一个被他推荐的,就是京东路都转运使熊本。

    韩绛认为,熊本有‘经世之才’,其履政京东,安抚百姓,抚恤士民,推举贤才。

    这样的大才,不能在放在外郡了。

    应该提拔回朝,辅政天子。

    而熊本在京东这两年,也确实是做的不错。

    至少,吴居厚留下的烂摊子,基本都被他收拾好了。

    他还配合宋用臣,修好了多条主要官道,并对五丈河、金水河进行了整修、清淤。

    同时,苏轼的工作,他也非常支持。

    两人私下交情听说也不错,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就是,苏大胡子这个人貌似一直比较克朋友。

    比如苏轼的好朋友,故宰相王旦之孙王巩,就被牵连,贬篡广南西路的宾州去监酒税,直到赵煦登基,才在文彦博的求情下起复回京。

    广西的宾州!

    这可是岭南了啊!

    可怜王巩,堂堂的宰相之孙,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富贵公子,就这样被送去了岭南吃荔枝。

    更可怜的是其两个儿子,都因跟随其南下而患病去世。

    对王巩而言,可能唯一的庆幸事是因为这次贬篡,让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真正红颜知己——宇文柔奴。

    现代的那些小资们,最爱写在自己简介里装逼的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苏轼赠给宇文柔奴的。

    所以,熊本现在和苏轼称兄道弟。

    将来苏轼万一再犯病,赵煦感觉,熊本这个实诚人,大抵是要遭不住的。

    因为啊,苏轼这个人身上,可能带着一个叫‘兄长救我’的DEBUFF。

    纵观其在熙丰时代,以及赵煦上上辈子的绍圣、元符年间的遭遇。

    只要他一落难,那些与他交心的朋友,就会争先恐后,不惜代价,前仆后继的相救。

    然后被人顺藤摸瓜,一网打尽。

    也不知,这一次,还会否如此?

    而熊本在两宫这里,显然有着不错的印象。

    故此,两宫一看到这个名字,就想了起来。

    “这熊本确实是个做事的实诚人。”太皇太后道:“老身哪怕在宫中,也常听人言,如今的京东路,可谓是气象更新,大不相同了。”

    确实是不同了。

    过去,吴居厚在的时候,虽然拿着京东百姓拼命压榨。

    但京东路的治安一直不错。

    现在嘛……

    随着登莱金矿开放,无数英雄好汉,怀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