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立规矩(3)(2 / 5)

加入书签

bsp;这里要发表一下‘高见’,那里要点评几句,评价一番。

    汴京内外,一片勃勃生机,好似万物竞发。

    但,好多事情,也因此难以推动。

    因为这些懂王就是喜欢懂!

    那些顾念舆论和名声的人,因此忌惮。

    像范纯仁、吕大防等人,明显就开始束手束脚了。

    这怎么能行?

    赵煦是要做大事的。

    不是来陪这些蝇营狗苟,满肚子阴谋诡计的家伙玩过家家的。

    如今,抓住这个机会,自是纠正一下这股不正之风!

    于是,他朗声道:“若彼等真要议论国策,抨击宰执大臣,妄议大政!”

    “要么为御史,要么致仕辞官!”

    “非御史言官,又不愿辞官,且还与都堂唱反调者……”

    “着吏部并有司,落其差遣,除其官身!”

    这就是要明确,只有御史台的乌鸦们,才允许叽叽喳喳。

    其他人谁要叽叽喳喳?

    可以辞官!

    假若不是御史,又不想辞官,却还要叽叽喳喳。

    那么,吏部就该出手,褫夺其差遣,让他当寓公。

    那,他就可以随便发表意见,赵煦也懒得管他了。

    张方平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他持芴拜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妥……”

    “昔范文正公言: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诚哉斯言!”

    “士大夫忧心天下,关心国事,议论得失,本乃常情!”

    “如陛下之令,老臣恐伤士大夫之心!”

    “且也有堵塞言路之嫌,更恐将有小人,借此兴风作浪……”

    赵煦点点头,道:“老相公所言甚是!”

    “朕也不是不讲情理的!”

    “故此,朕之令,针对的是那些在官署之中,身服公服,却公然议论朝政,抨击国家大策,非议乃至于无端诬陷、构陷国家重臣之人!”

    “若其下值之后,于家宅之中,与诸子亲朋议论,或于宴席之上,不以官身,而用私议,则不在限制之中!”

    “当然……以上两者可得豁免,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未造成恶劣影响!”

    这是当然。

    自古以来,只要皇帝还要点脸,那么,就无法阻止文人的键政冲动。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