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给王安石的生日礼物(3 / 6)

加入书签

   所以时人言:磨勘之法,率以法计其岁月、功过。

    在这个系统中,磨所代表的时间,一般是固定不动的。

    只有堪所代表的考评,可以减少或者增加转迁所需的时间。

    而考评之制在唐代就已经确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九级。

    但因为儒家中庸思想的主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上上、上中、上下这样的评价,是凡人不可能触碰到的。

    能拿到的人,必须做出了类似拯救世界的功绩。

    同样,下下的考评,也不是人能拿到的。

    拿到的都是铁板钉钉的畜生、人渣。

    所以,中上的评价,就已经是所有人能摸到的天花板。

    能拿到一个中上,基本可以锁定减磨勘的资格。

    而中下,在这个体系里,等同于优秀。

    在转迁时的优势很大。

    而在汴京新报的这个体系里,一个像他这样负责管教的内臣,拿到一个中下评价,几乎可以锁定未来的管勾永宁坊公事。

    一旦如此,那么对他这样的小黄门而言,就等于入门了,拿到官身了。

    相当于文臣不入流的杂官转正为选人。

    这是阶级的跨越!也是地位的飞升!

    童贯却没有在这个事情多费心了。

    在他眼里,这只是他拗不过面子,勉强答应了街道司的人的请托。

    这种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在过去的这六七个月,他已经领了起码几十个开封府胥吏的孩子进入汴京新报当报童。

    没办法!

    这报童好啊!

    进了汴京新报,虽然要受管束,还得每天跟着人出去卖报。

    但是这里管吃管住,还能免费学各种技术。

    今年以来,汴京新报向太医局、天文局、都水监、专一制造军器局等有司,输送了两三百名学徒。

    此外,汴京算学、律学、武学,也都送了不少童子。

    就连太学都塞进去了十来个。

    虽然说,这些报童的身份,都是学徒、学仆。

    他们做的事情,也都是打杂、服务为主。

    然而……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已经是他们人生所能触碰的天花板!

    更不要说,消息灵通的都知道,汴京新报的报童们都有一个隐藏身份。

    所以,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