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司马光之死(2)(4 / 7)

加入书签

    关键在于怎么做!

    而官家是怎么做的?

    虽然罢废了市易务,但反手就逼着勋臣外戚还钱。

    而且,要连本带利的全部还回去!

    少一个子,人家都跟你急!

    甚至不惜掀起大案,徐国公家族因此被连根拔起。

    就连在外面当官,全程没有参与的张诚一也在几个月后被卷了进来,最后落得一个赐死的下场!

    从此,张氏从勋臣中除名!

    另一个卷入其中的驸马都尉郭献卿,现在都还在太学里,天天读圣人之书,习圣人之礼呢!

    这是宽厚?这是仁圣?

    这可比先帝下手还狠!

    先帝在的时候,就从未对勋臣外戚,下手如此果决、狠辣的。

    此外,这位官家对新法的态度,更是连演都懒得演一下!

    先帝重用的大臣,他照样重用!

    旁的不说,去年他就用了张之谏的人头,宣告天下——吕惠卿,朕罩了!

    其他的事情,就更是如此了。

    让章惇挂帅南征,把王子韶提拔到吏部,上个月又把沈起除授为大理寺卿,将王振除为刑部侍郎。

    这些都是什么人?

    新党!

    而且,都是在舆论中争议很大的新党骨干。

    章惇、王子韶就不说了。

    沈起是当年挑起交趾入寇的始作俑者,王振则是新党在大理寺内的钉子,一直以来,坚持以律条断案的典型。

    于是,就连汴京的市井百姓都看出来了。

    怎么说来着?

    哦!

    “当今官家,颇类汉文!”

    韩绛眼观鼻,鼻观心,只低着头,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而他心中,比谁都明白。

    当今官家,何止颇类汉文?

    就以这一年多的观察和感悟来看,这位官家已经将汉文帝的精髓学到家了。

    嘴里都是天下万民,心中全是钱帛!

    这样想着,韩绛就没怎么注意听门中的君臣对话了。

    只隐约听了,官家又问了司马光一些事情。

    但,都是些很私人的问题了。

    比如说司马光有什么推荐的人才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