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 / 7)

加入书签

sp;   而走到这一步的武臣,其实也都是充满了主人翁精神的!

    为什么?

    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的富贵,已经和赵官家完全绑定在一起。

    理论上来说,大宋不灭,他们子孙的富贵就不愁!

    而李浩是见过宗教的可怕的。

    他青年时,曾游学扬州,亲眼看到过,扬州当地的寺庙,是如何利用信众,横行一方的。

    跟随章惇开两湖的时候,他更见识过宗教的厉害。

    几个和尚,三言两语,就能让那些山上的土人,主动走下山来,接受编户齐民。

    而和尚们仅仅是承诺,官府会在当地敕建一所寺庙。

    自然,他看得出,抹邦山的资圣禅院的可怕。

    赵卨还没开口,向宗回就已经笑了起来,道:“直夫(李浩表字)不必忧心于此!”

    “官家已赐金瓶、玉签,将来抹邦山的资圣禅院的传人,只能由御赐金瓶选出。”

    “此外,那位转世的普济怀恩法师,在成年前需前往汴京在大相国寺或者护国寺中修行。”

    这是确保抹邦山的普济怀恩法师,永远跟着官家走的两道保险。

    前者,确保了每一代普济怀恩法师,都一定是来自于和大宋关系密切的家族。

    后者确保了每一代普济怀恩法师,必然亲近朝廷。

    李浩听着,终于明白了,那御赐金瓶是做什么的了?

    顿时心悦诚服的对向宗回拱手:“原来如此,多谢公事解惑。”

    又面朝汴京方向拱手拜道:“真圣明天子也。”

    向宗回呵呵的笑了笑,想起了从汴京城传来的一个消息——狄青子狄咏,已拜管军,其女已为阿姐收为养女,封为县君。

    而李浩的父亲又是狄青的旧部。

    有着这层关系在,日后倒是可以与李浩多亲近亲近。

    指不定,将来用得上!

    ……

    智缘僧当天就在兰州官府的安排下,于兰州城,举行法会。

    数万兰州军民共同参与了法会,在这个过程中,智缘命人抬着佛牙舍利,拿着从资圣禅院带来的受佛牙舍利滋润过的佛水,赐福在场军民。

    兰州城,顿时就仿佛被上了一层BUFF。

    军民士气大振!

    第二天,他还在兰州官兵的护送下,前往了在兰州外围,诸寨堡之间,正在采摘棉花的棉田里,给在这些地方‘务工’的各族百姓赐福。

    不得不说,这个老和尚的身体是真的强。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