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3 / 7)

加入书签

;  其自今年五月以通直郎履任河州通判以来,靠着对各部的了解和尊重,深得河州百姓爱戴。

    以至于,河州乃至于廓州的部族,有了问题都喜欢找他调解。

    大家也都服他的调解,认为他公正、清廉。

    显然,这都是吏部刻意运作下的结果。

    而现在的吏部尚书是谁?

    故宰相曾公亮之子曾孝宽!

    可是,这位天官以种建中在汴京观察到的情况来,他实际上并不管事。

    每天坐衙,都是在喝茶,吏部上下大小事务,特别是选官、注阙的事情,他都是丢给下面的人在做。

    尤其是吏部侍郎王子韶!

    更微妙的是,种建中记得,他六月下旬离京前曾听说,吏部侍郎王子韶,已因为‘勤于王事、勇于任事、选官任贤’,而被降诏嘉奖,甚至追赠了父母官爵,妻子也有了诰命。

    而王子韶什么时候,升的吏部侍郎?

    五月!

    所以……

    王子韶的勤于王事、勇于任事,选官任贤,就是指的他对熙河路的这一系列任官差遣安排吧?

    种建中想着这些事情心绪就忍不住沸腾起来。

    他可是在御前以武臣身份,教授了官家数月的武艺。

    虽然官家很少会主动和他说话。

    偶尔问起来,也主要是以拉家常为主,又或者以勉励、鼓舞为主。

    可是,种建中自己会观察啊。

    以他的观察来看,那位官家,年纪虽然小,但把控权力却很紧。

    不要看,如今是两宫听政,而两宫不懂庶政,大部分事情都是交给都堂宰执商议,她们只做最后的确认。

    看上去,大宋的现状是天子垂拱,两宫肃然,宰执共治。

    可实际上呢?

    三衙、皇城司、开封府,都在那位官家手中捏着。

    而吏部、户部、大理寺这样的关键机构,也被这位官家利用一次次机会,或掌握在自己手中,或拜授了他想要拜授的人。

    王子韶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五月份的时候,王子韶本来还在被人弹劾,别说上任吏部,能保住寄禄官外放就阿弥陀佛了。

    但是,很快就发生了翻转。

    王子韶屁事没事,顺利走马上任吏部。

    反倒是弹劾他的御史吕陶等人,被反手一巴掌拍在了地上——他们在四月份留中的一份议论文彦博年迈,应该少去都堂的奏疏,不知道怎么就‘外泄’了。

    于是太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