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西北狼烟(2)(5 / 9)

加入书签

    旧党、新党的势力,互相制衡。

    两位宰相也都是老成持重,且很讲体面的。

    所以,哪怕有矛盾他们也会在私底下,通过交易、妥协来沟通。

    不至于闹到朝堂上,甚至在殿中争执。

    “怎么回事?”赵煦问道。

    孟卿卿道:“回禀官家,却是熙河路有司,上书朝堂,言要防秋。”

    “都堂相公们因此争执不休。”

    “两宫慈圣也无法决断,故请官家到殿。”

    赵煦点点头,道:“朕知道了。”

    此事,他其实早就知道了。

    几天前,熙州、兰州的走马承受们就已经将赵卨大发熙河路保甲户的事情,报到了他这里。

    “走吧!”赵煦对着左右吩咐:“摆驾崇政殿。”

    ……

    “官家升殿。”

    伴随着净鞭撕裂空气的声音。

    赵煦从崇政殿后的回廊出现在群臣们面前。

    群臣纷纷持芴而拜:“臣等恭迎官家升殿。”

    “孙臣给太母、母后问安。”赵煦到得帷幕,恭恭敬敬的跪下来磕头。

    “官家免礼。”

    “我儿快快起来。”

    赵煦起身,坐到两宫中间,然后看向殿中群臣。

    发现,今天在场的宰执,东府只有吕公著、李常,此外就是枢密院的李清臣、安焘。

    还有就是兵部尚书吕大防、兵部侍郎沈起。

    显然,这是一场临时的紧急御前会议。

    应该是吕公著利用宰相的权力,通过通见司,强行排班的结果。

    这是大宋的传统了。

    宰相之权,不仅仅体现在都堂议事、请旨上。

    也体现在会议安排上——他们可以决定,谁在什么时候,参与哪一场会议?

    光明正大的利用程序,将他们不喜欢的人,排除在议事进程外。

    故而,大宋很少有独相的例子。

    因为需要两位以上的宰相,彼此制衡,免得宰相势大难制。

    “太母、母后,朕听说,相公们似乎因为边事有了争执?”

    两宫于是便低声的和赵煦介绍一下情况。

    很简单的事情。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