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郭贵的请求(2 / 8)

加入书签

在熙河这边,一件新的羊皮袄子,起码也要六七贯的铜钱。

    相当于一个棉庄的雇工,两三年的工钱。

    一般人是根本买不起的。

    “提辖,俺听说,官府要大发丁壮去防秋?”郭贵小心翼翼的凑到王大斧面前问道。

    王大斧点点头:“嗯,有这么個事!”

    “经略相公已发了军贴,俺再过几日,也得去熙州城里,听游知州的指挥了!”

    老实说,其实王大斧不懂什么是防秋?更不知这防秋具体是做什么的?只听向都监与他讲过,说这是自汉唐传下来的规矩,只是过去大宋心善,不太愿意做这个事情,只有河东那边的经略相公,才肯每年带兵做一次。

    而今年,熙河路防秋为什么又要搞呢?

    向都监说了,这是因为大宋的善意,四夷并不能很好的感受。

    所以呢,如今的经略相公,决定给四夷上一课。

    让他们知道,汉家阿舅,为什么是汉家阿舅?

    舅舅教育外甥,天经地义的嘛!

    王大斧觉得,这很有道理。

    舅舅教训一番不听话的外甥,帮助他走正道。

    确实合情合理。

    尤其是,当外甥凌虐其家人的时候。

    郭贵听完,却是眼珠子一转,悄声问道:“俺听说,大发的丁壮,官府都会按保甲法,就地编成保甲指挥,并在其下,设置十个都头,以率保丁?”

    “确实如此!”王大斧点点头。

    “还请提辖,看在大枪兄弟的面上,抬举抬举俺……”郭贵当即纳头就拜。

    “汝要争保甲都头?”王大斧看着郭贵,眼中有着怀疑。

    保甲法,王大斧是知道的。

    毕竟,他如今是这狄道的巡检使还兼着南关堡的巡检,手中有着三百多的兵马。

    基本的职责还有法令,他是需要背熟的。

    所以他知道,如今朝廷在沿边诸路,依旧用熙宁时代的保甲法。

    熙州这里,是以五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南关堡下,本只有三个都保的汉人保甲户。

    但,从去年开始,大量熟羌部落的户口,就落了下来,编为保甲。

    所以,南关堡的保甲户一下子就膨胀到十个都保。

    依照保甲法,凡出兵,则以保丁辅之。

    这就是让保丁成为军队的辅助兵种,承担辎重、后勤等打杂任务。

    此谓之以丁联兵。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