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战争中的各方(4 / 7)

加入书签

以在这青唐城高枕无忧,坐看中原和党项争斗。

    然后就可以坐地起价,学他的养父董毡,两边拿好处。

    那边给的价钱高,就帮那边。

    乔氏却还是忧心忡忡,但看着阿里骨自信满满的模样,还是低下头去,决定相信这个男人,她的养子和如今的丈夫。

    ……

    兴庆府。

    从南蛮提前回国的副使田怀荣,在两个卫兵的带领下,进入了太后的寝宫。

    “臣恭祝太后、兀卒万福无恙。”

    “田卿回来了。”珠帘后的年轻太后,柔声说道:“坐吧。”

    田怀荣小心翼翼的坐下来。

    “南蛮怎么说?”太后在珠帘后问道。

    “南蛮,只应允了可在边境新增三个榷市的请求。”田怀荣低下头去,小声的回答。

    年轻的梁太后的脸色,顿时变了。

    三个榷场,够做什么?

    去年和今年的大旱,已经让大白高国的农业生产,受到重创!

    加上仁多家的叛乱,导致了大量牧奴、农奴逃散、死亡。

    就连兴庆府,如今也出现饥荒。

    而南蛮,却只答应新增三个榷市?!

    这是逼着大白高国开战啊!

    梁太后吁出一口气勉强按捺住内心的愤怒,问道:“那南蛮可答允了,遣还我国逃人的要求?”

    田怀荣摇头:“臣在汴京,遇到的每一个南朝官员,都说:百姓因慕王化归义中国,何错之有?况圣朝乃礼仪之邦,仁义之国,岂有驱赶归义之人的事情?”

    “他们还说:西夏王当修德布仁,以宽厚爱民为本。”

    “若百姓安居乐业,国中太平,又岂有人民逃亡?”

    梁太后听着,紧紧握住了拳头。

    其实,她是现在西夏国内的对宋主和派。

    她的长兄梁乙甫则是主战派。

    倒不是她有多么爱好和平——实际上,这位年轻的太后,就是在军中成长起来的。

    她还懂兵法,知战事呢。

    她之所以主和,仅仅是因为她的儿子太小了。

    她不想给梁乙甫太多立功、树威的机会。

    是的,梁乙甫是她的亲哥哥。

    兄妹关系还很不错。

    可是,她也不是没有看过史书。

    哥哥终究只是哥哥,不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