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圣天子(1)(3 / 6)

加入书签

sp;   谁欠他的钱,他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讨回来。

    敢当老赖?

    那就别当人了!

    徐国公张耆的家族,就是这么完蛋的。

    三代人的努力、谨慎、小心和磨勘,就因为一个不孝子想欠钱不还,化作乌有!

    连真庙御赐的宅邸,都被收回。

    所以,汴京城的都商税院,现在迎来了他们最好的时光。

    再也没有勋贵外戚,敢欠商税了。

    至少现在没有!

    不过,这位官家和先帝以及其他历代官家,都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他是真的,肯带着大家一起发财的。

    只要听他的话,跟着他走的人,都赚了!而且赚的是大钱!

    就拿曹家来说吧。

    今年开春之后,仅仅是靠着对辽贸易,就拿下了数十万贯的订单。

    而曹家名下的其他产业,也得到了好多,来自开封府、六部有司的订单。

    今年才八个月利润就已经是去年全年的两倍了。

    关键,这些利润和买卖,都是跟着官家赚的。

    交完商税,剩下的就都是自家的,可以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拿回去花,而不必和过去一样,要提心吊胆,生怕被乌鸦们抓住把柄。

    曹佾微微吁出一口气,持着朝笏,拜道:“官家仁圣,恩泽天下,泽被苍生,老臣为天下贺!”

    不与民争利!

    这句口号,是过去那些文臣士大夫们,对外戚武臣以及皇帝说得最多的话。

    但,几乎没有人听。

    不过,在大宋,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天子不可与民争利!

    您都富有四海了,何必和我们这些苦哈哈一起抢食?

    但很可惜,哪怕是以宽厚著称的仁庙,也从来不听大家的。

    赵官家们,以文臣、武臣、内臣,出知地方,充任监当官。

    无论是市集,还是矿山,不管是鱼盐之利,还是手工业。

    但凡能赚钱的行当,赵官家都想插一手,都想塞个亲信过去给他捞钱。

    不然,先帝的封桩库的钱帛那里来的?

    总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可当今官家,却是赵官家们中的异类。

    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会主动拿着‘不与民争利’的圣人教诲,来给自己粉饰的人。

    一即位,就罢废市易法,扑买堤岸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