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城管祖师爷(2)(5 / 7)

加入书签

p;当今官家即位以来,召见过的待制以下臣子,十个指头数的清楚。

    每一个被召见后,都被大用了。

    最典型的就是沈括了。

    沈括入京前,不过是个起复的臣子。

    可短短一年多,沈括就已经成为如今朝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如今寄禄官,已经从朝请大夫,升为中散大夫,距离他被贬前的中大夫只差一级了。

    寄禄官一年两迁,这样的升官速度,在大宋是很罕见的情况。

    勋位也转迁为上护军,距离顶点的上柱国也只差三级。

    爵位更进拜为渭州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北宋封爵皆有食邑,但这是虚的,荣誉性质,只有食实封才能拿到钱。)

    乃妻张氏,诰命一年四迁,从县君直接跳到了现在的太原郡夫人。

    他的儿子沈冲,十八岁都没有,就已经被恩荫为试衔知录事参军事。

    这是选人七阶的第六阶,从八品的寄禄官。

    只要他愿意的话,去吏部考一下出官试,考核合格就可以当官了。

    当然,大宋的出官试考核相对严格。

    特别是针对恩荫出身的人,非常严格。

    要考刑名、钱谷、断案,考核不合格吏部是不会注阙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对沈家而言,都是天恩浩荡了!

    因为,沈冲现在已经开始磨勘计算资序了。

    未来他若能考个进士,再通过出官试,那么他的起点就比别人要高好多。

    可能同年还在选海折腾的时候,他就在考虑怎么凑齐五张举状,去改京官了。

    羡慕的朝中无数大臣,满地打滚,却也不得不服气。

    因为沈括身上还带着一个先帝特别给少主磨砺后使用的大臣的标签。

    人家父子的事情,外人就别掺和了。

    贾种民想起沈括的例子,心绪就滂湃起来。

    他不敢比沈括。

    但,既得圣眷,和沈括的妻儿比一比,应该没问题吧?

    带着这样的心绪,贾种民被带进了紫宸殿的便殿。

    他刚刚入殿,便见到了那上首的御座上,已经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端坐其上了。

    贾种民立刻纳头就拜:“驾部员外郎、试开封府巡街大使臣种民,恭祝圣躬万福。”

    只听那御座上的官家道:“朕万福。”声音稚嫩,但很有温度,和传说中一样,这位少年官家对大臣很有温度,在这方面颇类仁庙——前提是不能得罪他。

    否则,就会让人发现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