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入瓮(5 / 6)

加入书签

p;  当淮南方面,上报旱情导致今年可能要歉收的时候,小官家当即下诏,从今以后,直到旱情消减,福宁殿一切用度减半。

    这些都是傅尧俞亲眼所见的事情。

    与那几位,恨不得把每一个制钱,都搜刮到自己手里的先帝,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才是最珍贵的赤子之心!

    所以,傅尧俞知道,小官家伤心的原因。

    那几个大臣,自以为聪明,以为可以瞒得过天子。

    却不知,他们的那点小心思,被天子一眼看穿了。

    因为,今天他傅尧俞入宫,就是来汇报,御史台如今对李雍案的调查进展的。

    不仅仅有着安惇、张汝贤等人审出来的开封府、大理寺相关涉案官吏的供词。

    还有着他傅尧俞,从开封府、大理寺的无数卷宗里,找出来的关键物证!

    所以,这封奏疏在官家眼中,就是完全在将官家当稚童看待。

    这是孩视天子!

    也是目无君上!

    更是欺君罔上!

    难怪,官家这般伤心。

    傅尧俞自己换位思考了一下,感觉自己若是官家,怕只会更加伤心!

    傅尧俞想着这些,当即说道:“臣,备位中司,不能以身作则,严肃法度,竟让御史台出现此等大臣!”

    “臣有罪!”

    “臣自请出外,降授于偏远军州,以严朝廷法度,国家制度!”

    对傅尧俞这样的人来说,不仅仅严于律人,他还严于律己。

    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熙宁变法时,哪怕王安石被他顶的受不了,还是很尊重他。

    回朝以后,即使很多大臣,觉得他这个人不可理喻。

    但依然敬佩他的为人。

    所以,他说那些话,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

    主辱臣死!

    君上被人轻视,轻视的人,还是他的下属。

    这就是他的责任!

    赵煦当即起身,命人扶起傅尧俞,道:“不关爱卿的事情。”

    “朕,虽然年幼,可还是分得清忠奸,辨的了真伪的。”

    “卿是朕的包孝肃……”

    “朕于卿,从无怀疑!”

    这话,赵煦说的真诚,也说的坦荡。

    因为他除了利用了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