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熙河(2)(4 / 7)

加入书签

富即贵。

    赵醇忠、赵思忠兄弟、包约、包顺兄弟……

    以及,再次入境,前来朝圣的吐蕃大首领温溪心、溪巴温。

    总结:都是跟着两位大宋国亲发财的人。

    “俺敬两位国舅……”温溪心,已是喝的微醺,脸色涨红。

    他的巴结,是溢于言表的。

    没办法!

    自来大宋朝圣,勾搭上这两位汉家阿舅的国舅爷后,他温溪心就发了!

    去年的时候,他还只是卖卖马,赚些零花,顺便和大宋这边攀上关系,抱上大腿,以免被阿里骨吞并。

    可今年,直接升级成卖人了。

    不对……

    应该叫牙行!

    他温溪心——大宋册封的青唐邈川大首领,在邈川城建立了一个得到大宋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盖章认可的牙行。

    然后,通过牙行,与大宋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签订契书。

    将他治下的那些丁壮,送来这熙河种木棉。

    作为牙行,他温溪心,自是可以全额拿到相关工钱。

    一个人一个月就是三百铁钱!

    而且,还是那种没有掺杂杂质,可以重铸成铁器的真铁钱!

    这可是硬通货!

    拿着铁钱,可以直接卖给党项人甚至西域的黑汗人,去换丝绸、绢布、金银。

    而且,这还是长期饭票。

    根据契书,他派来熙州种木棉的那两千多农奴,是可以持续五年给他提供收入——五年后,农奴若是劳作确实勤恳,经官府确认确实无有犯罪,则可以编户齐民,成为宋人,给汉家阿舅纳税纳粮。

    看着似乎他很吃亏。

    可实际上,高原上的吐蕃人、羌人,哪里能活多少年?

    一个青壮农奴,活到三十岁都算是佛祖保佑了。

    一般二十五岁以后,就已经不堪用了。

    所以,这个事情对温溪心来说,等于是血赚。

    既解决了内部包袱——这两年,邈川也一直天灾不断。

    很多农奴都不老实了。

    居然有人敢暴动,反抗了!

    现在好了,把多余的农奴,往熙河这边一送,万事大吉。

    同时,他还能大赚一笔。

    这让温溪心一度洋洋得意,经常在喝醉了以后和他的继承人,也是他的侄子温那支郢吹牛逼,说自己有眼光,可以给侄子留下一个大好基业(温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