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机会(3 / 6)

加入书签

、丰时代,进行了一定扩张。

    逻卒数量从五百人增加到了八百左右。

    而且,大部分增加的都是文职人员。

    就是那些拿着本子,每天在汴京城里到处跑,打探汴京各坊物价,统计物价波动的胥吏。

    了不起,也就是今年以后,因为赵煦收服了孙赐等商贾。

    将一部分逻卒,分流到了遍布汴京的脚店或者商铺中去。

    让他们可以干一份活,拿两份钱。

    但也就仅此而已。

    官府一直是探事司的禁地。

    在赵煦的严令约束下,逻卒们若非必要,连官衙都不会靠得太近。

    可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赵煦知道机会来了!

    因为,蔡京这个人,是大宋的道德真空。

    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蔡京一定敢做,而且胆子很大!

    堂堂六贼之首,又岂是浪得虚名?

    而且……

    赵煦舔了舔舌头。

    大理寺也牵扯在这里。

    好!

    很好!

    上次僧录司,也是大理寺那边出的问题。

    最后,要不是赵煦点了太皇太后最信任的英庙孤臣傅尧俞去调查。

    而傅尧俞这个人,虽然是旧党,但他是君子。

    而且是成语‘毫无城府’的原型。

    在傅尧俞的调查下,一切案情水落石出。

    不然,光是去年僧录司的事情,蔡京恐怕就已经在权知开封府的位置上呆不下去了。

    现在,他们又来。

    那就不要怪赵煦不给他们面子了。

    “大理寺、刑部……”赵煦在心中盘算着:“这可是很重要的部门。”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是大宋现行体制下,最重要的三个部门。

    其中御史台号为中司,是一个超级缝合怪,什么事情都管一手,所以是新旧两党激烈斗争的地方。

    但大理寺、刑部的影响力也不弱。

    大理寺号为法寺,又称天狱,在士大夫群体里更有一个威名赫赫的别称:棘寺。

    这个部门,是从秦汉的九卿廷尉演变而来,自古就非常重要。

    相当于古代的最高法院,拥有着终审权。

    而刑部,则是另一个画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