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爱大臣!(2 / 6)

加入书签

nbsp;  更要命的是,吴安持还把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吴充,吴充写了条子给了下面。

    也就是他的亲信心腹,时任中书中书刑房检正公事刘奉世。

    刘奉世于是按照吴充的意思,对案子进行了干涉,开始下场拉偏架,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情到了这个事情,已经完全失控。

    因为这个案子,已经从最初的冤假错案,变成了现在确凿无比的结党营私。

    涉及的人,上至宰相,下到地方州郡官吏。

    还把吴充、文彦博甚至韩琦之子韩忠彦也给卷了进去——当时的相州知州,正是现在的礼部尚书韩忠彦。

    而韩忠彦在这个事情里面也不干净,他害怕被牵扯,所以也在这个事情里面使了力气。

    但,在旧党的人,抱团的时候,他们忘了一个要命的东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审刑院的人,既然敢对陈安民动手,自然早就有了周密布置,而且得到了上面的支持。

    时任右相王珪,以及时任侍御史知杂事蔡确,早就在旁虎视眈眈。

    见着吴充如此不智,旧党居然开始抱团。

    王珪、蔡确,欣喜若狂。

    他们瞅准时机,对旧党发出致命一击。

    直接把案子,上报到了御前。

    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赵煦父皇,在知晓旧党抱团,结党营私后,勃然大怒,直接将案子从开封府、大理寺,转给了新党控制的御史台。

    并拜蔡确为御史中丞,全面负责调查审理。

    而蔡确也不负所托,拿到了确凿的人证物证与口供。

    将这桩从冤假错案开始,后面通过裙带关系、人脉网络、行贿编制起来的案子,彻底审查清楚。

    于是,陈安民勒停、除名、编管。

    文及甫、吴安持,皆编管地方居住。

    刘奉世,贬为蔡州粮科院。

    就连韩忠彦,也吃了瓜落,被罚铜、加了磨勘,没过多久,调回了京城。

    吴充受此案连累,只能上表辞相,旋即以观文殿大学士,充西太一宫使,不久病逝。

    此案,新党大获全胜,旧党一败涂地。

    蔡确正是在此案中靠着踩包括吴充在内的无数旧党大臣,平步青云。

    当然了,蔡京是个聪明人。

    他可不会把案子的实情,完完全全仔仔细细的和赵煦介绍。

    只是简单的梳理一下案情,然后将关键信息告诉赵煦——这个吴安持啊,不老实,过去就结党营私,脾气大的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