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要顾全大局啊(4 / 6)

加入书签

杰,必须将之在邕州千刀万剐。

    这不仅仅是为了念头通达,也是为了凝聚广西人心。

    自古以来,同仇敌忾,总是凝聚人心的最好手段。

    “官家……”太皇太后对赵煦道:“御史们,除了弹劾章相公擅自决断外,还弹劾他在交趾江北,屠戮士人……”

    “据奏,章相公曾给指挥以上将佐以及土官们下过军令,言江北之地士大夫,皆可杀!”

    “于是,江北诸州,血流成河,竟使衣冠遭戮,死者充盈,不计其数!”

    赵煦当然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

    他连细节都很清楚。

    老实说刚刚知晓的时候,赵煦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赵煦曾私底下感慨:“真不愧是章子厚啊!”

    对这个在上上辈子曾辅佐他的宰相,赵煦太熟悉了。

    章惇在朝中,大部分时候,都是个笑眯眯的儒雅老头。

    可谁若踩到了他的痛点,或者碰到了他的底线。

    那么,他的那句口头禅就会脱口而出:“翌日安能奉陪吃剑?”

    在朝堂上都会杀气腾腾,气势凌人,光明正大的用吃剑这种话来威胁同僚。

    到了地方,手握大权后,章惇杀起人来,是眼睛都不会眨的。

    只要他认为该杀的人,他绝不会手软。

    而且,他会干净利落迅速的将事情办完,让朝廷哪怕想救来不及。

    这就是章惇。

    一个性格特点极为明显的人。

    一个到了七十岁,心态还和年轻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改变的人。

    所以,赵煦虽然还没有收到章惇的自辩书,不太清楚,他为何要这么做?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赵煦会给章惇打掩护。

    他轻笑着,伸手抓着两宫的手,道:“太母、母后,章相公是儒臣吧?”

    “?”

    章惇的文章诗词水平,是有目共睹的。

    这是早年间,连苏轼都佩服过的。

    也就是他一直在仕途上高歌猛进,没有专注文章诗赋。

    若他和苏轼一样,颠沛流离,搞不好,章惇也会留下无数名扬天下的诗篇、文章。

    “既是儒臣,又怎会对儒臣下此毒手?”赵煦说道:“太母、母后,不妨等等看,等章相公的奏疏入京,便可知其中详情!”

    两宫听着,点了点头。

    也是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