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司马光的最后执念(5 / 5)

加入书签

    “老夫就知道和叔会帮忙的。”他拉着刑恕,坐到都堂前的花园的一个凉亭里。

    他开始和刑恕,说起当年的很多事情。

    刑恕耐心的坐在司马光身边,听着他絮絮叨叨的回忆着往昔的事情,不时的出言附和。

    但在心中,刑恕却有些唏嘘。

    去年此时,司马光第一次入京,整个汴京都为之轰动,大量百姓,围在他身边,甚至有人拉着他的马的缰绳,希望将他留在汴京。

    天子御笔亲书,寄予厚望,两宫遣使慰劳。

    彼时的司马光,身负着天下之望,被无数人视作救时宰相。

    而一年之后的今天,司马光的一切光环都已经褪去。

    尽管被拜为执政,却再也没有人将他视作救时宰相了。

    反倒是,之前不被人看好的老臣韩绛,在短短一年的宰相任上,做了无数事情,赢得了天下人的称赞。

    特别是改革役法,调整青苗法,将青苗法更为‘便民低息贷’,并将便民低息贷进行严格限制,只接受百姓主动到官府申请贷款,不允许任何人,向百姓进行摊派。

    虽然依旧无法避免,很多偏远地方的地方官,摊派、多收利息。

    但在东南富庶之地(东南的识字人口很多,很多平民百姓能识字,甚至会写打油诗),还有京西、京东、京北等汴京可以直接影响的地方,却几乎是万家生佛。

    更不要说,其主持下,将除了北方沿边各路外的保甲法罢废。

    于是,现在的韩绛,在民间已经有人拿他和仁庙时代的名相吕夷简相提并论了。

    也就是近期,因为其孙韩阶的事情,让他名声有了些污点。

    心中想着这些,再看着面前司马光的精神状态。

    刑恕就在心中发誓。

    他将来,绝不要做司马光。

    只要老了,他就一定会果断致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