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赵煦:他们应该感恩戴德(4 / 5)

加入书签

sp;  他自然有理由愤怒。

    原因很简单,那二十几家欠了他的钱不还的酒户,和其他大部分在汴京城经商的商人是不同的。

    其他商人,做买卖发家致富,还可以归结于是聪明才智、运气汗水的结合。

    可这些酒商不一样。

    他们是完全的政策产物,他们是吃赵煦的饭的。

    现在,这些吃着赵煦的饭的家伙,却在做着砸锅的事情!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样想着,赵煦就对宋用臣吩咐道:“等这六家酒商酿出来的白酒上市后,若还有酒户,没有认清楚自己的位置。”

    “那么,从三月开始,官曲院就不要再给他们赊曲了。”

    “他们买多少酒曲,就得给多少钱,一文都不能少,少了就不卖。”

    “诺!”宋用臣低头。

    赵煦闭上眼睛,坐在坐褥上。

    他这样做,没有任何人挑的出他的毛病。

    就算那些人去两宫面前告状也没有用。

    因为,赵煦已经给足了他们机会,给足了他们面子。

    是他们自己敬酒不吃非要吃罚酒,赵煦满足他们,合情合理。

    老实说,赵煦肯依旧供应酒曲给他们。

    而不是直接将这些家伙,逐出汴京的正店行列,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他们应该感恩戴德。

    注:北宋榷曲之制,是很有特点的。它是赊曲制。

    也就是先售酒曲后收钱。

    一般是以年为账期,今年的酒曲钱,一般都是来年正月上缴。

    这样一来,酒商可以有更多资金周转空间。

    而官府的酒曲,也可以卖的更多、更好。

    同时,因为是赊曲,所以官府会尽可能给酒商们行方便。

    以便他们能赚了钱,继续买官府的高价酒曲。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制度设计,其实是间接的将皇室和正店的商贾们绑在了一起。

    所以,有些人说,北宋是最有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的王朝。

    这是有道理的。

    当然了,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下去,这个过程会无比漫长。

    因为,北宋是封建王朝,也因为在北宋皇帝眼中,其实商贾就是打工仔。

    就以汴京的正店来说,皇帝扶持这些人,唯一的目的是压榨他们,让他们给自己打工、赚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