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千古佳话(5 / 6)

加入书签

bsp;   这是郭忠孝自己猜测的结果。

    也符合郭家家传的‘官家揣摩术’。

    赵官家们历代都是这样的。

    欲用某人前,先推恩其子侄。

    现在,种谊、种朴在熙河路,高公绘、向宗回也在。

    西贼今年正旦没有遣使来朝。

    都堂宰执们,都在纷纷要求加强沿边、熙河的防御。

    在这个时候,官家拉拢种家人,推恩种建中兄弟,以此激励种谊、种朴给老赵家卖命。

    这是很正常的选项。

    不正常的,只是那位官家而已。

    种建中听着,却不太相信。

    因为他是种家人,所以他知道,先帝在位的最后那两年,种家受到的猜忌和打压。

    更何况,熙河路将星璀璨!

    光一个王文郁,就已经足够威震西北了。

    他家的四叔,无论是战功也好,资历也罢,都比不上王文郁。

    而且,现在坐镇熙河的,可是赵卨!

    那可是文臣,而且是老于军事的老将了。

    怎么看都不像是,赵官家为了拉拢他们家,而推恩他们兄弟。

    可,除了这个理由。

    种建中兄弟都想不出其他理由了。

    难不成还是当今天子,知道他们兄弟,虽然在家族的授意下,弃武从文,但实则却还有一颗杀敌报国的心?

    ……

    福宁殿。

    赵煦正准备就寝,郭忠孝就已经回来复命了。

    “种建中兄弟怎么说?”

    “种氏昆仲闻陛下隆恩,痛哭流涕,面朝福宁殿顿首再三,誓言:官家天恩,臣兄弟无以为报,唯尽死忠之!”郭忠孝躬身回答着。

    “善!”赵煦颔首:“种氏一门,无愧我大宋忠良!”

    “对了……”赵煦忽然看着郭忠孝问道:“令尊如今可好?”

    郭忠孝连忙答道:“奏知陛下,家父在洛阳,颐养天年,悠闲山水之间,时常面朝东京,叩首谢先帝及陛下恩典……”

    赵煦笑了笑。

    郭逵当年南征,因为没有灭亡交趾,擅自撤兵的事情,受到了朝野弹劾、攻讦,于是被剥夺了军权,甚至一度被编管。

    赵煦即位后,才推恩起复,但依然是闲职的左武卫大将军。

    “卿代朕向卿问好!”赵煦意义不明的说了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