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侬智会:一拍两散(3 / 4)

加入书签

力的社会人士。

    讲究的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种人兜里只要有钱,就和身上爬满了虫子一样难受!恨不得立刻花掉!

    所以,赵煦早早的就给宋用臣送去了大量酒曲。

    让他得以在治河工地附近,就地酿酒然后高价卖给那些人。

    仅此一项,就回笼资金超过二十万贯!

    此外,这些家伙衣食足了,自然思那啥。

    所以,工地所在,勾栏随之而来。

    另外,赵煦还让宋用臣在工地里,售卖汴京裁造院的女工用吉贝布制作的冬衣。

    结果卖出去上万件棉衣!

    在汴京城都很难卖动的高价棉衣,在河北的治河工地上,却卖到脱销!

    毕竟,好汉们从来不怕东西贵,只怕自己兜里没钱!

    这些七七八八的办法用下去。

    赵煦成功的,回笼了一半以上的清淤资金。

    再算上这些人在勾栏里的消费,在周围市集、商贩手里的购物行为。

    大部分人,基本把他们的工钱花光了。

    有些人甚至已经倒欠了赵煦一大笔钱!

    是的!

    赵煦很贴心的让宋用臣在工地上,给青壮们放贷!

    利息嘛,当然是法定的两成!

    在如今这个时代,简直就是良心贷款!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起码有三四千人,借了赵煦的钱。

    所以,这几千人等于是一个冬天打了白工,还倒欠了一屁股帐。

    在大宋,欠官府的钱,是别想跑的。

    只能乖乖还债!

    怎么还?

    当然是继续给赵官家干活啦!

    这不,赵煦就无比体贴的继续向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让他们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来还债。

    顺便说一句哈。

    河北的清淤工程,赵煦把今年太医局新从天下州郡招募的那两三百个学生,分作三批,轮流派去河北,以驻泊习医医官的名义,派过去练手。

    换而言之,这些江湖好汉,还是未来太医官们的练手对象。

    七八万青壮民夫,每天各种伤寒感冒加上各种各样的大小伤患。

    海量的病例,足以让这些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

    而,这些习医学生们诊治病人,给药施针,自然也是要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