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六章 司马光和汴京新报(4 / 5)

加入书签

仅涵盖了天下之事,登载朝廷邸报,还有点评……”

    “这点评虽然粗俗,却是易懂……”

    他不说还好,一说其他人就叹息起来。

    特别是刘挚等人,一副愁眉苦脸的神色。

    这就让司马光好奇了起来,问道:“莘老……缘何如此?”

    刘挚拱手道:“司马公有所不知,这‘汴京新报’如今每日发行数万份之多……”

    “以粗俗语言,写天下之事……”

    “特别是那个所谓的胡飞盘,胡言乱语,常常搅动舆论,鼓动无知愚民……”

    这是现在御史台的御史们,无分新旧,都无比头疼的事情。

    你想啊,一个每天能卖掉几万份的小报,辐射人口是多少?

    不夸张的说,大半个汴京城都被其影响。

    特别是下层的市民、百姓和那些低级官吏们,是最容易被其影响、煽动的。

    舆论的主导权,现在不再是御史台。

    而是那些不知道躲在那里的小报印刷工和那个所谓的胡飞盘。

    司马光却不以为意,摇摇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自仁庙以来,小报就已存在,乃沟通内外,影响大内的必要之物……”

    “莘老言之过分了!”

    刘挚叹道:“司马公,您是有所不知啊……”

    “自从这汴京新报出现以来,其他小报,都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了……”

    “如今,汴京内外,都以得一份汴京新报而自傲……”

    “长此以往,国家喉舌,不知为谁所控!”

    这正是他们担心的事情。

    也是他们恐惧的事情。

    发声的渠道,被一个来历不明,不知所谓的家伙掌握了。

    他现在确实是规规矩矩。

    只是用些粗俗语言,讲些贩夫走卒听得懂、喜欢听的事情。

    可将来呢?

    司马光听着,算是明白了,他微微点头然后问道:“君子士大夫们,为何无人效仿?”

    “老夫观这小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挚答道:“吾等倒是想效仿……奈何没有这门印刷的技术……”

    “听说,这‘汴京新报’乃是用的专一制造军器局专门为天子制备的‘活字’……”

    “其法至今依然是宫中秘法……只有那汴京新报之人在外使用……”

    “所以好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