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章惇:难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 / 8)

加入书签

始上报。

    这个任务,他章子厚要亲自接下,亲自去专一制造军器局看一看!

    “胆水炼铜?”章惇微笑起来:“这是沈存中能做出来的事情!”

    熙宁变法后崛起的大臣中,吕惠卿为人最强硬,曾布为人最圆滑,李清臣为人最温和……

    而沈括沈存中……

    最擅长的就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章惇记得,当年沈括知延州,还跑去看延州当地的一种从地下石头里冒出来的‘油’,还给这种油取了个名字‘石油’,又用这种石油点燃后,制成了好多墨锭,并给这种墨锭取了个雅名‘延川石液’,给朝野上下的大臣都送了一批。

    章惇也收到了好几块,试用之后效果不错!

    可是,沈存中要是早知道胆水炼铜之法,熙宁、元丰的时候早把它献给朝廷,换取功劳了。

    除非,这个办法是沈存中在随州的时候知道的。

    所以,章惇现在很好奇——沈括到底是在随州知道的,还是到了汴京以后才知道的。

    若是前者,算他运气好。

    如是后者……

    章惇舔了舔舌头,他想起了孔子的话。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只有圣人才能生而知之!

    ……

    章惇的请求,没有任何意外的被迅速批准。

    得了两宫批准,章惇将都堂的差事,交给了在六部值班的礼部尚书韩忠彦,让他帮着照看一下都堂的事情。

    自己则直接骑上马,带上七八个元随,出了都堂。

    如今已经接近六月盛夏,汴京城的气温,越来越高了。

    尤其是白昼时,阳光刺眼,大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

    只有那一辆辆太平车,在七八匹挽马的牵拉下,缓缓的碾过街道。

    随着堤岸司扑买,市易务罢废。

    汴京城的商业氛围和商品经济,明显比过去要兴盛、繁荣了。

    可是章惇知道,这一切的好处,大部分最终都落入了那些大商贾以及站在这些大商贾背后的宗室、外戚的手里。

    普通老百姓,那些小商小贩们的日子,未必比市易法施行的时候要好。

    甚至可能还要差一些!

    最起码市易务在的时候,物价是市易务说了算。

    现在没了市易务,物价就是汴京的各大行会们说了算了。

    想到这里,章惇就吁出一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