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倾轧(2 / 5)

加入书签

向在他对面的太皇太后,问道:“太母,今日孙儿表现的怎样?”

    太皇太后微笑着说道:“官家今日在殿上,大方得体,特别是叮嘱吕学士,要举贤不避亲,相信朝野知道后都会称赞的!”

    向太后也道:“娘娘说的是!”

    太皇太后说着,就皱起了眉头,忍不住道:“这些士大夫重臣们的子侄,荫补起授就是从九品的京官……直接就跳出了选海,相当于进士及第……”

    “他们还能参加科举,若能中一个进士,二三十岁就是朝官了!”

    向太后连忙拉住太皇太后的袖子,不叫她继续说下去。

    太皇太后也意识到了,这种话不适合在六哥面前说。

    他还小,这些大人的龃龉,就不必暴露在他面前。

    赵煦在旁边假装没有认真听,只是喝着自己的紫苏饮。

    ……

    吕惠卿铁青着脸,看着一封被送到他面前的公文。

    “张之谏!”他愤怒的发出了低沉的咆哮声。

    “贼子敢尔!”

    公文来自鄜延路兵马都监张之谏,张之谏告诉吕惠卿——未得旨意,不敢兴兵。

    所以,吕惠卿军令要调动的鄜延路两个将,至今还在营地之中没有出发。

    原本预计的五个将的兵力,现在只剩下了河东路的三个将。

    最要命的是——张之谏到了现在,到了大战前才告诉他——我不来了!

    吕惠卿很清楚,张之谏是在报复他。

    张之谏本来是他的部下,原本任太原兵马钤辖、管勾麟府兵马公事。

    但在上个月,因为反对他出兵打草谷,而被吕惠卿弹劾,降授为鄜延路兵马钤辖。

    本以为,张之谏去了鄜延路该老实点,清醒点了。

    不意他竟变本加厉!

    “怎么办?”吕惠卿的幕僚,同时也是他的同乡王进问道。

    “还能怎么办?”吕惠卿烦躁的解开衣襟:“没了他张屠夫,我们就不杀猪了?”

    “发将令,调集其他九个将的所有选锋!”

    “这……”王进咽了咽口水:“会不会动静太大……”

    “万一北虏异动……”

    选锋是大宋将兵法下的出现的王牌精锐,乃是各将都监从本将之中拣选出来的精锐敢战之士组成。

    他们装备最好,待遇最高,而且全是骑兵!

    可以这么说,在大宋,选锋军就是进攻的矛头和作战的主力——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这么说——除了选锋军,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摇旗呐喊的货色。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