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沈括的想法(3 / 4)

加入书签

颁布了下去。

    王安石辞相退隐后,这样的事情更加突出。

    永乐城之败,就是最好的证据!

    回忆着往事,沈括也是叹了口气,他知道,他得在少主交代的三个事情里面挑一个出来当重点推进,尽快拿出成绩。

    “存中!”

    沈括正在宫门下想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前响起。

    沈括抬起头,看到了章惇那张让人又恨又喜的脸。

    “子厚!”沈括露出一个公式化的笑容,上前拱手行礼:“多年未见,子厚已是国家执政,天子股肱了啊!”

    章惇微笑了一下,熙宁六年,始议军器监,章惇被授命主持军器监的组建工作。

    没多久,沈括出任军器监,主持军器制造诸事。

    两人在这个过程中,打了不少交道,算是老熟人了。

    章惇还了一礼,然后悄悄的和沈括说道:“存中知道吗?”

    “苏子瞻也和存中一样起复了……”

    沈括神情在这刹那凝固了一下,然后假笑起来:“子瞻竟也起复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但心里面,总难免有些七上八下。

    乌台诗案,严格意义上,追根溯源,应该是他沈存中首先发动的。

    如今,苏子瞻和他一起起复了。

    这要是朝堂上遇到了,多少会有些尴尬吧?

    “李资深已经下狱,存中知道吗?”章惇又是一记重锤。

    “李资深下狱了?”

    “因为存中啊!”章惇微笑着。

    沈括顿时有些慌乱起来。

    那可是乌台诗案里,御史台的代表人物!

    可和我有什么关系。

    章惇轻声道:“大行皇帝嘱托少主专一制造军器局,当代代相传……李资深自作聪明,竟敢从中阻扰……两宫大怒,以李资深妄议天家父子事,无人臣之礼,恐怀叵测之心,命下御史台……”

    “至今,还在审理之中!”

    沈括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

    御史台审案,不会动刑,但御史们,却会将受审者的一切文字、书信都收缴、搜集起来。

    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挑毛病。

    总之,落到御史台手里,没有士大夫能受得了。

    听说当年苏轼受审,几乎以为自己必死,连遗书都写好了。

    由此可见,御史台的御史们,会对受审者施加怎样的精神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