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2 / 5)

加入书签

;高氏不说与国同休吧,起码,再富贵一百年没有问题!

    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孙子,她百年后也必可得青史称颂!

    大宋的太任!

    比起那天司马光在她面前称颂她是女中尧舜。

    现在的太皇太后更喜欢当大宋太任!

    太任抚育文王教导武王,青史之上,历代帝后无出其右者。

    想到这里,这位太皇太后就变得无比慈祥,于是她柔声问着:“大行皇帝,果要拜太师为平章军国重事?”

    赵煦点点头,说道:“是的,太母,父皇叮嘱儿言:进拜太师为平章军国重事,乃是为保大宋社稷长治久安之策……”

    “亦是祖宗之法,大小相制也!”

    “儿不懂,只能牢记于心!”

    “太母、母后……”赵煦用着天真的语气问道:“为何拜太师为平章军国重事,就可保社稷长治久安?”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想起了些什么。

    文彦博文潞公,平章军国重事?

    文潞公已经八十岁了,早就致仕了!

    大行皇帝却叮嘱六哥,要在他入朝后,将他留在朝堂,还要进拜‘平章军国重事’。

    这个官职,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大行皇帝的谋略和设置。

    因为大宋过去的宰相,官方称呼是: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在,进拜文潞公为平章军国重事,就是要将其地位抬到宰相之上。

    可文潞公已经八十岁了。

    八十岁的四朝元老,身体再健康,也绝对不可能再承担任何政务。

    身体上不可能,精神上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大小相制……”两宫在这个时候,都明白了什么。

    抬高文彦博的地位,恐怕,是为了制衡和约束……

    司马光、吕公著!

    虽然两宫没有说话,但都从对方眼睛中读出了这两个名字。

    为何?

    因为,司马光、吕公著,是大行皇帝点名的少主师保。

    必然入朝为宰执,辅佐少主执政。

    可这两个人万一胡闹,甚至做出些凭持威灵,窃弄权柄的事情怎么办?

    文彦博的作用就在这里了。

    四朝元老坐镇,就是制衡他们的。

    不独如此!

    文彦博不仅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