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京东铁马(3)(3 / 4)

加入书签

nbsp;  然后是御龙左右直、御龙骨朵直……

    而在赵煦的玉辂左右护卫的,自然是昔年守卫庆宁宫,如今已经正式编入御龙左直的禁军。

    ……

    景灵宫。

    大宋历代天子以及祖宗御容在京奉安之地。

    也是如今大行皇帝梓宫暂留之宫。

    赵煦坐着玉辂,在禁军仪卫护卫下,来到了这景灵宫的正门。

    仪卫停下。

    群臣从景灵宫两侧鱼贯而出,他们朝服在身,持芴而立,纷纷拜道:“臣等恭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于是,便有着两宫仪卫,举着排扇和黄罗伞上前。

    将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厌翟车附近,围的水泄不通,没有留下一丝供人偷窥的缝隙。

    两宫这才缓缓下车。

    赵煦在这个时候,也在冯景的服侍下,从玉辂中走下。

    他微微抬头,看向已经被禁军分开的御街另一侧。

    人山人海!

    数不清的汴京百姓,都聚拢在御街另一侧。

    甚至有人爬到了御街另一侧栽种的行道树上。

    哪怕隔得很远,赵煦依然能听到人群在他下车时发出的欢呼声:“圣躬万福!圣躬万福!”

    这却是他上上辈子没有的事情。

    赵煦听着欢呼,他微微垂首,琉珠摇晃间,他轻声道:“这就是民意啊!”

    唐太宗说,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但赵煦知道,民意是可以被影响,也可以被操纵,甚至可以被扭曲的。

    就像现在,正如此时此刻。

    那些百姓知道赵煦是什么人吗?不知道,但并不妨碍,他们将赵煦认定为一个‘纯孝精俊的少年天子’、‘又一个幼年仁庙’。

    于是,他在走下玉辂的瞬间,对着御街另一边的民众,轻轻伸手挥了一下。

    一个合格的君主,一定要打造一个亲民且爱民的形象。

    ……

    这一天,在景灵宫中,赵煦在两宫簇拥下,再次接受了群臣劝慰。

    他也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了如今在京的所有待制以上重臣和三衙横班以上大将。

    至少,把人认了一遍。

    虽然未必能全部记住,但那些重要的人,赵煦还时可以靠着记忆记下来。

    接下来,自然是礼部敬呈大行皇帝御容画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