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首议立储,王珪失分(求追读,月票、打赏)(5 / 7)

加入书签

也容不得他!

    从前李宪有官家袒护,群臣奈何不得。

    如今,得了机会,还不是手拿把擦?

    王珪看到,这都堂令厅上的宰执,都在为了李宪被弹劾而欣喜不已。

    他也放下了心中大石!

    “果然,还是内臣最好对付!”王珪在心中说。

    那李宪,在王珪眼中,已经是个死人了。

    宰臣容不得他!

    皇太后恐怕也容不得他!

    天下士大夫更容不得他!

    去掉一个李宪,熙河路就完全可以放一个文臣高官去坐镇。

    王珪审视着在场的宰执。

    他在心里盘算起来,他知道的,在场之人,肯定有人动心,想去熙河路摘桃子。

    一颗被李宪栽培了十余年,已经熟透了,流满了汁液和蜜糖的桃子!

    想当年,韩绛韩子华,可是为了边功,用宰相之尊,亲临沿边,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欲求夺取横山,然后携滔天之功回朝,就任首相!

    奈何庆州兵变,加上武臣跋扈,不听节制,才功亏一篑。

    可是,出将入相,始终是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王珪相信,在坐的诸位宰执,肯定有人心动,也肯定有人在谋划着那熙河兰会路的位置。

    而这,就是他王珪可以交易的机会了。

    于是,王珪好整以暇的安坐着,听着在场的同僚们对李宪之事的种种议论与口诛笔伐,嘴角不时的露出些笑容。

    朝臣们攻仵李宪越激烈,他王珪自然就会越安全。

    王珪正得意着,突兀间,一个清冷的声音,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让他陷入恐慌之中。

    “诸公,如今天子疾重,眼看着一日不如一日……吾等是不是应该做一些准备了?”

    王珪错愕的看向那个说话的人。

    尚书右丞、中书侍郎李清臣李邦直!

    李清臣似乎完全没有感受到王珪的眼神,他起身对着众人拱手而拜:“譬如说,依治平故事?”

    治平故事,就是韩琦文彦博做的事情了。

    宰臣入宿大内,值守天子。

    然后奏请立储,宣召翰林学士到御前草制立储制词。

    然后三省两府的宰臣,依次签字画押,上呈御前,奏天子首肯、请太后、皇后出来见证,最后群臣再去请延安郡王御前接受群臣礼拜和道贺。

    这……这怎么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