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故园投足总阳春(2 / 6)

加入书签

sp;   连制造技术也彻底失传,仿制都成为了奢望。

    怪谁?

    怪赵佶?

    怪完颜构?

    怪金兵?

    好像都可以怪,也好像都怪不到。

    赵煦从博物馆回去后在酒店的床上翻来覆去,想了一宿,最后他终于想明白了,应该怪谁。

    怪他!

    活的太少,死的太早。

    但凡他可以多活两年,熬死向皇后,那个位置轮得到赵佶吗?轮不到!

    他赵佶能当皇帝吗?

    不能啊!没那个能力!

    章惇都知道的——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向皇后能不知道吗?

    知道的!

    可赵煦的兄弟里,除了赵佶外,有资格接过皇统的,就是赵煦的同胞弟弟赵似了。

    而赵煦生前和向皇后的关系,不能说母子亲睦吧,只能说形同陌路。

    所以,向皇后出于自身地位考虑,是绝不会再立赵煦的同胞兄弟!

    不立赵似,赵佶就是唯一的选项了。

    哪怕捏着鼻子,也不得不立。

    “这一世,我要争取活到耄耋,向那后世乾隆看齐!”

    “要早睡早起,要休息充足!”

    “只要我活着,就可以改变一切!”赵煦轻声呢喃着。

    冯景见着赵煦失神,只能提高一点声调对赵煦恭敬的再报:“殿下,如今当是申时二刻半了!”

    赵煦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在心中换算了一下,大约是4点15的样子,再过不到一个时辰,早春的汴京就当要迎来入夜,宫门也将会落锁。

    便与冯景嘱咐道:“冯景,且帮我将《延寿经》仔细收拾,我去宫外散散步!”

    便带着人走出内寝,来到了庆宁宫前的花园。

    庆宁宫说是宫,其实不大,拢共就那么几个殿宇,前后两个院子,好多内臣在东京城里,住的地方都比赵煦住的庆宁宫要大要好。

    这是有原因的。

    庆宁宫乃是英庙从濮邸被接入宫中,正位皇子前,才在仁庙的诏书下,以皇城司旧年的官廨改建而来。

    而仁庙和英庙的关系,众所周知,只能说:不熟!

    作为养父,仁庙很少关心英庙,甚至到死前,都没有将英庙真正看成自己的儿子,只说‘但姓赵斯可矣’,言下之意就是:要不是你们非逼着我过继一个养子,我其实根本不想收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