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5 / 6)

加入书签

p;  可是,他的儿子,却只是太皇太后的堂兄弟。

    一旦他高遵惠和高遵裕一样撒手人寰,他的孩子,也就只是太皇太后眼里的一般亲戚了。

    哪怕现在,太皇太后也更关心她的亲侄子——高公纪、高公绘兄弟。

    所以,吕嘉问的话,正中了高遵惠内心的忧虑。

    王超、王德用父子,是大宋太宗到仁庙时代,最为显赫的将门,父子节度,执掌枢密。

    可现在的王家早就破落了,王德用的孙子里,已经有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经商了。

    王家尚且如此。

    他这个太皇太后的叔叔的子孙,又会如何?

    他百年之后,那点微薄的家产,被儿子们一分,每个人能分到多少?

    孙辈析产的时候,又能分得多少?

    可别和王德用家里一样,才三代人就破败的得去经商,逢年过节祭祖的时候,连祭品都供奉不全!

    所以,他得赚钱啊!

    至少得赚够一百万贯!

    就这样被吕嘉问半忽悠半鼓励的,踏出了国境。

    然后,高遵惠才知道,原来他的名头这么管用。

    就是……

    太荒诞了些!

    看看这手上的族谱是怎么记录的吧?

    “余等本故大唐韩公讳愈老大人之后……百三十来,余等流落蛮荒,然不敢忘祖宗衣冠,不敢忘中国天子……于是,留一腔热血于蛮荒,遗满腹忠诚于子孙……今闻王师南征,乃集子孙于家,举义兵响应……”

    高遵惠虽然读书少,但他也知道,这是当年西北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的模板!

    张义潮是西北有孤忠。

    而现在,在这交趾之地,北件以南的地区,大宋孤忠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窝一窝的向外冒。

    大家都是孤忠,都是一代代南望王师而不得的忠臣。

    而他高遵惠却以大宋皇亲国戚的身份,对这些族谱全部背书。

    这样的事情,若传回汴京,还不得被人笑死?

    吕嘉问看着高遵惠的神色,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大块狗头金。

    这狗头金看上去足足有着十几两重。

    “公事,此乃韩氏诸子予公事的润笔之费。”

    “此外,韩氏诸子皆言,得公事襄助,感激不尽,愿随公事,共谋大事!”

    什么大事?当然是种甘蔗的大事了。

    高遵惠看着那块硕大的狗头金,不动声色的抓起来,然后大义凛然的说道:“凡夫俗子要笑就笑吧!“

    “老夫为天下,为社稷,甘愿受天下误解!”

    外戚,不就是被人误解的吗?

    区区名声,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