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撕裂的迹象(18)(3 / 5)

加入书签

导员c(专业人士的登陆载体)将神秘人带进了宗教组A的接待室。

“您好,请问想要讨论什么呢?我看前台给的信息是所有人都想要关心的,是神还是其他什么话题?”

今天已经接待了一个试图用少量绿皮萨满知识换酒的屁精,一个试图用自创的欧姆弥赛亚祷文换兑换卷的见习神甫的宗教组A有些没精打采。

毕竟神秘人伪装的巢都贵族从卖相上还不如前面两个,这让他看不到一点获取KpI的希望。

你选择的路线——另外一个声音,在察觉到面对的人正在使用某种灵能方式(薯条通信的翻译)与神秘人交谈之后,不无嘲讽的对神秘人说。

至少我进来了——神秘人反驳了另外一个声音,并在外表摆出一个营业性微笑,

“你知道什么是永生吗?”

d又是一个幻想家——又一次神秘人附带灵能魅惑的发言,被已经对于战锤40k这里各种神棍过于“古典”的宗教认识搞麻木了的宗教组A内心拒绝,当然在表面上,宗教组A依然专业,

“请问您想探讨什么层面的永生呢?意识,精神又或是肉体,灵魂,甚至是概念或者模因?”

看来你又输了,早就应该按照我的计划,换个方式与这里的势力接触——另外一个声音,一边将比分改为1:3,一边讽刺神秘人。

不我还有翻盘的机会——神秘人再次反驳另外一声音,并开始加强灵能输出强度,继续魅惑眼前的宗教组A,

“我当然是指,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永生。”

我建议你控制灵能波动,这里的灵能异常比外围严重多了——对于神秘人直接开始任性毫无意外的另外一个声音,再次提醒神秘人不要破坏计划。

是这样吗?但并没有影响我的发挥不是吗?——神秘人在看到宗教组A眼神有点变化之后,不无炫耀的反驳道。

但下一秒,并不知道为啥登陆器突然开始不稳定的宗教组A,在重新登陆之后抵消了灵能对于登陆器的影响,

“抱歉,有点走神,我们继续,我最感兴趣的永生吗?”

脑子里循环了一圈东大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传统。

但不确定之前语言专家判断过十分强大的来自“游戏”(信念体)的翻译功能,能否将成语这种压缩文件内含的深刻含义全面转述的宗教组A当前的使用者,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最感兴趣的大概是在历史书上留下一行字。”

我就知道……什么?——正准备又一次提前宣告自己获胜的神秘人,在还没有和另外一个声音说完的时候,就被明显被宗教组A低估的信念体发力拉进了,他自认为的灵能幻境。

而在外界,面对接待对象一句话就直接晕过去的离谱情况,宗教组A直接惊呆了。

“紧急情况!紧急情况!”

信念体控制的接待室内翻译功能,替代紧急下线求援的宗教组A拉动了自设立以来从来没有用过的紧急按钮,并在维保组赶来之前,完成了现场的布置。

神秘人“因祸得福”的通过紧急医疗预案,越过了一组两制制度设置在对外接待组和内部工作组之间的无形壁障,并因此能够更深度的进行自己的三观破碎重整之旅。

(一些解释:

1、信息流通差异

不同势力之间产生信息流动差异,并因此导致“战略误判”有两种模型。

其一是双方敌对,导致信息交流极度匮乏,处在铁幕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因为双方互相无法揣测对方的大部分想法,而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并促成极端化的战略误判。

简单的理解就是三体中的黑暗森林,这是客观原因导致战略误判的情况。

而另外一种便是不同势力之间长期处于惯例状态,即双方虽然有交流渠道,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了默契,并因此产生主观或客观的懈怠,不再依靠明确的交流,而是依靠过去的经验甚至个人主观臆断判断对方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陷入自我迪化,并促成绥靖化的战略误判,这就是主观原因导致战略误判。

简单的例子就是西方某些学术专家,以及只是片面的读了这些专家所着中,自己喜欢看的部分的反贼们喜欢片面强调修昔底德陷阱的情况。

比如格雷厄姆·艾利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