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知否-墨兰传47(1 / 2)
在宿州停留三天,盛家终于重新起航赶往汴京城。
因为之前盛宏光明正大的押送四十多名水匪到宿州衙门,再加之张县令重新调集了一艘军船护送盛家进京,倒是让盛家后面的行程无惊无险,顺顺利利抵达汴京城。
汴京城码头的河道很宽,这片应该是客船专用,码头停靠着无数客船,一眼望不到头,墨兰心中感慨:不愧是大宋的京城,这码头的规模就比繁华的扬州大的多。
她兴致勃勃的朝着码头看去,码头出口处聚集着很多穿着单薄粗布棉衣,手拿扁担和绳索,长相壮实的挑夫,远远还能听到他们拉活的声音:
“客人,需要搬运行李吗?5文一趟……”
“客人,如果行李多的话,还能再谈,……”
码头前方广场中央是?鳞次栉比的马车、驴车,应当是专供乘船的外地客人使用,有点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出租车,倒是有趣的紧。
再往外围看去,是一排排商铺,看招牌,依稀能看出有镖局、租赁行、仓库、茶肆、酒馆、当铺……,还有各种流动叫卖的小摊贩。
怪不得盛宏挤破脑袋也想到京城做官,先不说这里是整个大宋的经济、政治中心,就说这里的繁华、便利,也不是其他城市可比的,即使是号称繁华之地的扬州远远不及。
船在码头停好,盛宏不着急让家眷下船,而是安排冬荣先去附近叫几辆马车,等一切安排妥当,盛宏这才按顺序通知各房下船。
为了避免拥挤,盛宏带着长柏、长枫先去请老太太下船,接着才通知葳蕤轩的女眷,然后是林栖阁林噙霜、墨兰母女,最后是卫小娘、香小娘、萍小娘三人。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出码头,几辆马车已经停在码头出口,马车上大大的“官”字让那些挑夫和涉儿(涉儿是宋朝的黑话,类似于宋朝的向导、跑腿,可以帮忙指路、打理杂物、提供消息等)都安静下来。
之前还挤着出口大声推销的人群纷纷低头退至两旁,一行人畅通无阻的各自上了马车,林噙霜和墨兰也分到了一辆。
从码头到汴京城的盛宅,足足行驶了快一个时辰,墨兰这会趴在林噙霜怀里,无比怀念有那么一世穿越成林噙霜,做了大将军,无论去哪里都可以骑马。
汴京盛宅并不是新买的,而是原先盛老太爷做官时就买好的,宅子中的格局与扬州一般无二。
老太太的院子依旧叫寿安堂;大娘子依旧在葳蕤轩;林噙霜依旧是林栖阁;三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丫鬟嬷嬷,即使到了新地方,也很快进入状况,收拾起行李来。
卫小娘、香小娘、萍小娘则是被嬷嬷引导进了同一个院子抱香苑,几人不敢置信,直接愣在门口,之前她们都是各自住在独立的院子,虽小则小,却很是自由。
引路的王嬷嬷是王若弗的陪嫁,之前一直帮她管着京城的铺子,可不知几人在扬州的住宿情况,见几人不动,催促道:
“几位姨娘,赶紧进去吧,三位以后都住在这抱香苑了,这可是整个盛家最大的院子呢”
香小娘和萍小娘很快反应过来,联想到大娘子在她们请安时,抱怨过京城的宅子没有扬州大,很快就接受现实,好歹大娘子还考虑她们三人住,特地赐下了最大的院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唯有卫小娘心中不甘,她好歹也是生育过的姨娘,怎么可能和两位未曾生育的姨娘住在一起。
不过,她也知道,之前犯的错不小,能跟着上汴京已经是主君额外开恩,在一番心理建设下,也终于接受了,住处小点总比一个人被扔在扬州自生自灭好。
王嬷嬷引着几人进了院子,院子门口候着三位丫鬟,统一穿着浅绿色棉衫,见几人过来主动行礼介绍。
“奴婢知礼给三位小娘请安,奴婢是奉命伺候卫小娘”
“奴婢知仪给三位小娘请安,奴婢是奉命伺候香小娘”
“奴婢知规给三位小娘请安。奴婢是奉命伺候萍小娘”
三位小娘原本就没什么根基也没钱,之前身边伺候的丫鬟都不是签了死契的丫鬟。
这次上京,盛家就让这些丫鬟自由选择是否上京,最终结果显而易见,即使是卫小娘身边那个拎不清的小蝶也不愿意上京。
所以,王若弗直接让王嬷嬷又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