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休特的大礼:谁把这东西放爵士书房的?(3 / 6)
这样的好事呢?
当你既想在保王党那边要个里子,又想在自由派那边要个面子,那你最好祈祷自己能像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一样,有吃颗枪子儿还不死的本事。
不过,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在商业和文化上,俄国对英国长期以来却抱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感情。
这种情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彼得大帝时期,1697年3月,力图开启西方化改革的彼得大帝亲自组织起了一支规模空前的大使团从莫斯科出发,前往欧洲进行访问。
对于该使团的主要目的,官方说法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同盟,但实际上,彼得大帝是要去亲自考察“他本人及其祖辈都未曾见过的欧洲政治生活,并且按照欧洲国家的模式建立俄国政治军事制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彼得大帝以随团军士的身份随同使团出访。
1698年初,彼得大帝抵达伦敦,并在不列颠停留了长达4个月之久。
在此期间,他不仅走访了英国各地,还参观了军工厂、手工工场、学校、博物馆、海军基地,并在威斯敏斯特宫旁听了议会辩论,深入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
在离开伦敦后,彼得大帝还特意访问了朴茨茅斯等重要港口,并对将英国造船业引入俄国显示了浓厚的兴趣。
而当他结束此行后,长期寡居内陆的莫斯科大公国突然萌发了对海洋和港口的兴趣。
两年后,为了获得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彼得大帝对瑞典宣战,从而拉开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序幕。
而在此后的100年里,莫斯科大公国也摇身一变,化身成为一个真正的濒海帝国——俄罗斯帝国。
至于过去这一百多年中不列颠与俄国的外交关系嘛……
说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如胶似漆可能言过其实,但是两国在大部分时候都经常穿同一条裤子,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整个十八世纪,英国对俄国采取的都是拉拢政策,并通过支持俄国来反对欧洲的某些大国。
为了拉拢俄国,不列颠甚至对盟友瑞典被俄国人暴打的事实装聋作哑,就仿佛看不见那份《英瑞共同防御条约》似的。
而长达百年的蜜月期自然也在英国和俄国分别催生出了一批亲俄派和亲英派,以及一大批靠着英俄贸易吃饭的群体。
俄国80%的铁、58%的大麻、60%的亚麻都销往英国。
而英国造船工业需要的铁、木材、大麻、帆布,也高度依赖俄国出口的原材料。
英国方面的佼佼者,当属靠着英俄贸易吃的满嘴流油的莫斯科公司了。
亚瑟坐在戈利岑公爵老宅书房的大班椅上,整理着思绪和手中的文件。
壁炉的火焰跳动着,将书房映衬得温暖而庄重。
门外传来敲门声,亚瑟将手中的雪茄按灭在水晶烟灰缸中,微微抬头说道:“进来。”
门被轻轻推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