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帝国出版(3 / 5)
而且,由于这些粗制滥造没有经过精美包装的可疑书籍大多通过地下渠道印刷,不需要缴纳税费,印刷成本同样也很低,因此它们的售价也很亲民。因为即便将这样的单卷本故事集售价压到6先令,依然可以获得高达80%的投资回报率。
市场庞大、价格低廉与高投资回报三大要素合一,也就进一步促进了它的传播。
到了后来,即便感到这钱赚的太寒碜的《英国佬》已经停止了私下发行这些短篇故事集的行为,但是他们却无法阻挡地下盗版商继续翻印埃尔德佚名大作的脚步。
而针对这一现象,《英国佬》原始股东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也在私下里发表了针对这一现象的文学评论。
“这些书属于时尚的一种新门类,虽然我很不情愿,但是我还是得承认:埃尔德在情色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在整个英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他都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如果说《芬妮·希尔回忆录》可以称得上是现实主义情色文学,那么埃尔德的无聊随笔则属于浪漫主义低俗。现今,我听到很多人赞美查尔斯·狄更斯为新莎士比亚,埃尔德其实也应当享有同等赞誉,他同样是莎士比亚,只不过他的成就只属于地下。”
而这样的现象也引得《英国佬》编辑部痛定思痛。
在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经过股东们集体表决,大伙儿一致认为应该壮士断腕,同当年那个不体面的创业时代挥手告别,担当起《英国佬》本该肩负的宣扬进步思想的社会责任。
当然,股东们也并非全都投了赞成票,大仲马就对封杀埃尔德随笔作品的决定表达了他的愤慨。
老实忠厚的仲马先生认为:埃尔德的长处本就不多,连这点东西都不让他写,那剩下的不就全是短板了?
大仲马还在会上怒斥了迪斯雷利,他认为这小子自从当选议员之后就开始装清高,想把《英国佬》改造成牧师们布道用的福音书。为此,他还撂下狠话并提醒大伙儿:“《英国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由于其本身的时尚定位,虽然埃尔德的作品是低俗了点,不适合直接在版面上发表。不过,如果我们一味拒绝一以贯之的多元化原则,像是这么搞下去,我们将来和《布莱克伍德》还有什么区别?”
大仲马的强烈反对使得这一次的股东会议草草收场,不过如何妥善处理低俗、严肃文学、艺术评论等等不适合统一放在《英国佬》版面上文章的问题依然还在那里。
正巧海涅提到了埃尔德的事情,亚瑟瞥了眼桌前散乱的学术论文,脑子里忽然迸发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根据学术会议的惯例,这里的学术报告理应整理成册统一发表。
而小小的哥廷根却没有一家像样的出版社,因此这里的教授讲师每每想要发表学术论文,只能去投柏林或者慕尼黑等地的学术期刊。
这样一个好机会,与其便宜了别人,为什么不交给《英国佬》呢?
当然,这不是要在《英国佬》这样的文学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而是仿照当初创立副刊《经济学人》的方式,再创立一份新的杂志。
《经济学人》当年虽然只是一份寂寂无名的新刊,但是由于有密尔等伦敦大学系经济学家的积极投稿,很快便从《威斯敏斯特评论》和《爱丁堡评论》等自由派政论刊物的手中分割到了他们的读者基本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