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三晋大地的牺牲(2 / 4)
“既然你娘让我给你取一个名,那就叫李新华吧——李新华,寄托个人新生与民族解放的理想,建立属于我们的新中华。”
陈铭想了想后开口说道。
“李新华,李新华,这名字好啊。”王玉梅激动的踱着步,不停的念叨着这个名字。
“娘,我叫李新华,我有新名字了,陈叔叔给我取的,我是李新华,建立属于我们的新中华。”
李狗儿不对是李新华,对陈铭这个他尊敬又崇拜的英雄取的名字非常满意,高兴的喊着。
“是啊,新华,你要对得起你陈叔叔给你起的这个名字,不能让他失望。”王玉梅朝着儿子郑重的叮嘱道。
“娘,我知道,我一定不会辜负李新华这个名字。”李新华坚定的说道。
待母子二人激动过后,王玉梅又朝着陈铭开口说道:
“队长,我还有一个请求。”
“有什么困难直接说吧。”陈铭开口说道。
王玉梅不是个不懂得分寸的人,她的请求应该不会让陈铭为难。
“队长,新华如今已经过完了十二岁生日,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我想请队长帮帮忙,让新华能够加入革命队伍,成为一名革命战士。”王玉梅开口请求道。
这就是她今天请陈铭来的目的,除了请陈铭给儿子取一个名字外,她还想把自己的儿子送进队伍里去。
当初在被鬼子屠杀的李家村,区小队的战士们救了她们母子时。
王玉梅只想把儿子抚养长大,延续老李家的香火。
可现在她想让自己的儿子投身到抗战事业中去。
不就是族谱断绝嘛,整个三晋大地没有族谱的太多了,也不缺她一家。
听到王玉梅的请求,陈铭久违的沉默了,没有开口。
良久。
“我不同意,老李家就新华这一根独苗苗了,参加革命是会死人牺牲的,我不同意他参加。”陈铭开口说道。
“队长,我知道,我知道革命会有牺牲,可我不怕,新华也不怕,整个三晋大地断绝香火的人家太多了,我不想让更多的同胞像我们一样。”
“我和新华都想为革命出一份力,新华的名字是您取的,新华新华,兴复中华,您不也希望他能够继承兴复中华的理想吗”
王玉梅言真意切的说道。
沉默,还是沉默。
王玉梅的话让陈铭感触良多。
三晋大地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牺牲了太多太多。
整个抗战时期,山西是主战场,总人口一千万人,军民牺牲总数就达到了三百万人,接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90%的山西家庭失去了族谱。
45年时八路军总数有132万,其中有七十万为山西籍,全省超百万人加入民兵,武工队等抗日组织。
县县有历史陵园,家家有牺牲并非文学夸张,而是山西人民用血肉之躯拱卫华北的见证。
每一捧黄土下,都有一曲慷慨赴死的壮歌!
而山西十二岁大过一次生日的习俗,实际含义是告别蒙昧,准备以“战士”的身份面对死亡。
山西很多地方都是没有年夜饭的,因为一到过年,每个家庭都在等,等不到就再等。
希望有人能赶回家一起吃个年夜饭呐。
所以很多山西人直到现在都延续了这个习惯,除夕夜不吃年夜饭,晚上守夜,院子里的灯要亮一夜,为了等家人回来团圆。
川军户户挂白绫,山西无人挂白绫。
山西十年不征军,山西没有年夜饭。
山西多数没族谱,山西县县有陵园。
也正是基于此,陈铭才不同意李新华参军。
上了战场,陈铭自己都不能保证一定能活下来,何况是别人呢
李新华,作为李家村孤儿,他得活着,无论是为了李家村那被鬼子屠杀殆尽的几百口人,还是为了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他都得活着。
“无论如何,我都不同意新华参加队伍。”陈铭斩钉截铁的说道。
王玉梅听到陈铭坚定的话语,神色一黯。
“那队长,让新华参加儿童团,不上战场留在根据地内编入后勤可以吗”王玉梅退而求其次的请求道。
不能让儿子参加队伍,那参加儿童团,不上战场总可以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