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陈铭的履历(1 / 2)
第61章陈铭的履历
解决完检查站的敌人后,武工队的战士们立刻回来向陈铭复命。
“首长,都解决了,二十五个敌人一个没漏。”
武工队队长脸上带着喜色。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没有任何伤亡,干掉了这么多的敌人,完整的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
“很好,同志们辛苦了。”
“报告首长,不辛苦。”
陈铭点了点头。
我党的武工队,靠着精准情报,群众支持与灵活战术,可以说就是一种中国版的特种部队。
只不过特种作战在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
通过地图,陈铭也观察到了武工队队员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
说实话,他心动了,想把这支武工队拉进自己的部队当中。
凭什么鬼子能组建特工队,他们八路军就不能
陈铭就是要组建一支特殊的部队,让鬼子看看,中国的特种作战能当他祖宗。
一行人没有停留,在武工队的护送下,快速穿过了鬼子的检查站。
等到了宁武,和宁武的交通员接上头后,武工队才返回。
检查站的武器装备,陈铭全都留给了武工队。
他们此行,需要全程隐秘行踪穿过敌占区,步枪机枪这种武器,实在不利于隐藏。
接下来的路程,没有出现像临时检查站这种意外,经过二十多天的赶路,陈铭顺利抵达了延安。
在延安郊外,经过边区保卫处盘查,出示介绍信,进行身份核查和政治审查后,陈铭顺利的进入了这处革命的摇篮地。
进入延安后,陈铭先是填写了《个人历史自传表》,包括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政治倾向后。
由组织部专人负责谈话。
负责人看到陈铭填写的表后,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陈铭,党员,湖南湘西人,宣统二年生(1910),于民国十六年参加秋收起义,时任第一师第三团某班班长。
长征时期,因负伤与大部队走散,后进入了红四方面军。
民国26年(1937),再次战斗负伤,养伤至民国28年归队,因考虑到身体原因,做为指导干部,下放至区小队县大队指导地方武装开展工作。
后因立下战功,部队发展壮大,所在区小队整编为八路军129师独立二团,任团长兼政委。
任职期间,领导独立二团先后歼灭日伪军三千余众。
民国29年(1940),于苍云岭之战中,率部英勇作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功获得“苍云岭之战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陈铭再次负伤,经讨论,遂派遣回延安学习养伤。】
“陈铭同志,欢迎回到延安,一路上没出什么意外吧”
负责人向陈铭伸出了手,语气亲切。
陈铭赶紧和对方握了一下手,脸上也是激动的表情。
“没有出现什么大意外,一路上的同志都很照顾我。”
“那就好,等谈话结束后,我带你去住的地方,发放生活物资。”负责人说道。
接着,负责人又和陈铭谈了一些话题,主要是详细的询问了一下陈铭的经历。
最后,又问起了陈铭从区小队开始发展,直到苍云岭之战英雄团的过程。
他久在后方,距离前线远,对于前线部队的战斗情况抱有很大的好奇。
特别是陈铭这种,半年时间就把一支区小队,发展到能在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的战斗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经历。
陈铭和对方谈了许久,也轻松了下来,开始绘声绘色的描述起自己发展部队的过程。
“当时我刚接手区小队的时候,全队就三十一个人,只有三杆膛线都磨平了的枪,子弹连二十枚都没有。”
“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了鬼子的一个小分队加一个排的伪军,因为事发突然,牺牲了十八名战士。”
“要不是小队队员拼死把我救下,我当时可能也牺牲了。”
“醒来后,看见牺牲了这么多战士,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报仇,于是我趁着夜色,带着四名战士夜袭了鬼子的营地,歼灭了鬼子的小分队,俘虏了三十多个伪军。”
“就这样,我整编了十三个伪军俘虏,队伍来到了二十多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