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狼(1 / 2)

加入书签

熊立诚看到小院里面又停了一辆自行车,那叫一个两眼放光。

“小神医,院子里面的自行车……”

宋南星头也不抬,谎话张嘴就来。

“患者给不出药费,抵给我的。

可我也骑不上啊!”

熊立诚秒懂。

回去取了一百二十块钱,骑走了院子里面的自行车。

打那以后,宋南星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能遇到“拿自行车抵债的患者”

,熊立诚也多了一门营生。

皆大欢喜!

就是,宋立夏辛苦了些。

周末骑行二十多公里,就为了把家里的口粮、咸菜给老父亲和妹妹送过去。

也有那起子八卦的,巴巴的凑到宋立夏面前,询问宋大志在城里的情况。

宋立夏可是个“实诚人”

,毫不犹豫的就揭了宋大志的底,说他接了个替人扛包的活。

听到宋大志在县城只是替人扛包,不少心思浮动的人,瞬间歇了心思。

要知道,他们家不算宋向文,也有五张嘴吃饭,宋大志在家每天赚十个工分,勉强还能糊嘴。

如今替人扛包,能赚多少?

够不够房租?

能不能补够欠生产队?

那可都说不一定。

他们可没有一个当医生的闺女安排住宿,贴补家用。

宋立夏在人情世故方面虽然迟钝了点,但也不是蠢到看不懂脸色的。

等他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忍不住心里感慨道:

恨人有,笑人无;嫌人贫,怕人富。

都说山里的野葡萄酸,可宋立夏却觉得,野葡萄远不及这群乡亲们酸。

宋立夏还没有回家,宋大志在县城替人扛包的消息就传到了宋苗的耳朵里。

高巧春听到这个消息,笑得那叫一个大声。

“我还以为他去城里过老太爷的日子去了呢,谁知道是去扛包的,还要家里送口粮和咸菜。

人家都是从糠箩兜跳到米箩兜,只有他从米箩兜跳到糠箩兜。

真真是开了历史的倒车!”

虽然宋苗早就知道高巧春是个什么德行,但听了这番话,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我们当家的扛包,是为人民服务,他乐意!

不像有些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会还不学,妥妥的资本家大小姐做派。

也就是咱们村里的乡亲们心眼好,要是换个地方,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高巧春的笑声戛然而止。

甭管宋苗前面半截是不是在逞强,但后面半截却是实打实的戳到了高巧春的肺管子。

便宜无好货!

她只花了十块钱的彩礼,就解决了老大难儿子的婚姻问题,就必须面对一些问题。

譬如,身娇体弱的罗彩儿,干不了农活,甚至装病不下地的臭毛病。

他们家三个拿满工分的养着,罗彩儿不下地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被宋苗这么一说出来,还扣上一顶资本家大小姐的帽子,高巧春这可就顶不住了。

当即黑着一张脸,跑回家去把“生病”

的罗彩儿给揪了起来,送到了地头上。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宋苗当年也是硬刚过高巧春的狠人,关于宋大志的闲话这才少了。

此消彼长,关于罗彩儿和资本家大小姐的闲话,却日益增长。

迫于舆论压力,罗彩儿终于出现在了田间地头,每天磨洋工,赚个个工分。

但她活可以不做,但目光却一定锁定在宋苗的身上,明摆着把宋苗给记恨上了。

宋苗可没有在怕的,该上工上工,该做饭做饭,抽空砍点竹子,编点篾货贴补家用。

主打一个,事无不可对人言。

罗彩儿观察了好些天,虽然没有从宋苗的身上现什么不对劲儿的,却现隔三差五总有人来找宋小满。

有推着自行车来,推着板车来的,打空手来的,却无一例外,都是骑着自行车走的。

罗彩儿正想凑近去看个仔细。

可宋苗家前面就是大路,毫无遮蔽可言,罗彩儿只得把目光投向了后山。

为了方便行事,罗彩儿还偷摸找上宋大邦,换了个打猪草的活。

从翠云观那头到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